当前位置:首页 > 防病治病 >

风湿科医生详解:育龄期痛风怎么办?

2025-08-19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育龄期痛风患者必看!风湿科医生详解,备孕怀孕如何安全用药?

  世界医疗网(上海)特邀通讯员顾海鹰报道  在门诊,风湿科医生常常会遇到患者这样的询问:

  “医生,我吃着降尿酸药能备孕吗?”

  “备孕时痛风发作,疼得睡不着怎么办?”

  的确,对于处于育龄期的痛风患者而言,这无疑是一大难题:他们既怕痛风发作钻心疼,又怕药物影响生育或胎儿。为此,今天结合最新发布的两大权威指南——《2024年中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诊疗指南》和《2024年欧洲风湿病联盟关于在生殖、妊娠和哺乳中使用抗风湿药的建议》中的最新建议,为大家一次性解答这些关键问题!

  一、男性备孕:降尿酸药选对,精子质量有保障

  尿酸长期增高会损害男性生育力(性激素、精子质量和勃起功能)!控制尿酸水平不仅为防痛风,更是为生育力护航。

  1.备孕期间降尿酸药怎么选?

  ·苯溴马隆:研究未发现对精子质量有负面影响。

  ·非布司他:可能降低精子活力,并导致男性痛风患者勃起功能障碍(ED),如在治疗期间怀疑不育,建议提前停药3个月后备孕。

  ·别嘌醇:可能影响精子质量,若出现疑似不育问题(如精液异常),应停药并就医。

  重要提醒:备孕期间切勿擅自停用降尿酸药物!尿酸失控同样会影响生育力,建议备孕前3个月找医生调整方案。

  2.痛风急性发作如何止痛?

  ·秋水仙碱:对男性生育安全,备孕期间可用,建议小剂量使用(0.5mg/次,每日2次)。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无证据表明NSAIDs影响精子质量、性激素或后代出生结局,在备孕期间可使用常规剂量NSAIDs(如布洛芬、双氯芬酸),无需提前停药。

  ·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在备孕期间可小剂量短期使用(泼尼松≤10mg/天)。

  二、女性全程管理:备孕、怀孕、哺乳三期用药策略

  女性痛风患者在生育期(备孕、怀孕、哺乳期)优先建议生活方式干预。

  怀孕期间的血尿酸水平升高与不良后果相关。由于缺乏怀孕和哺乳期间高尿酸血症的明确诊断标准、治疗启动时机和治疗目标,以及降尿酸药物对孕妇或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证据不足,血清尿酸水平的管理应主要通过适当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来确保胎儿和婴儿的安全。

  1.备孕期间

  ·降尿酸药:可用苯溴马隆;非布司他需评估后使用。

  ·止痛:可选用秋水仙碱、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NSAIDs:限制使用。可能抑制排卵,降低受孕概率。避免长期或高剂量使用NSAIDs,若存在受孕困难,建议停用NSAIDs

  2.怀孕期间

  不能使用:

  ·苯溴马隆:有致畸风险!

  ·别嘌醇:孕早期可致胎儿畸形!

  可选方案:

  降尿酸:仅当尿酸>9mg/dL且症状严重时,谨慎使用非布司他(需医生评估)。

  止痛: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5mg/天短期使用,安全性较高。

  ·秋水仙碱:小剂量短期使用(0.5mg/天),整个孕期可用。

  ·oNSAIDs:孕早期和孕中期可低剂量、短期使用,孕28周后禁止使用,会导致胎儿动脉导管早闭、羊水过少、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致流产或胎儿心脏风险!

  3.哺乳期间

  ·降尿酸可选别嘌醇:乳汁分泌量低(<1%),哺乳相对安全。

  ·非布司他、苯溴马隆慎用:缺乏哺乳数据,建议暂停。

  ·止痛选择:小剂量泼尼松(服药后4小时哺乳更安全)、短期秋水仙碱、NSAIDs(布洛芬首选,乳汁分泌量低)。

  三、总结:

  1.男性备孕:优先控制尿酸,必要时换用苯溴马隆,避免长期使用非布司他或别嘌醇。痛风发作时可用小剂量激素、NSAIDs、秋水仙碱。

  2.女性备孕及怀孕:避免使用苯溴马隆和别嘌醇,非布司他仅在必要时谨慎使用。急性发作优选小剂量激素或秋水仙碱。

  3.哺乳期:别嘌醇相对安全,非布司他慎用。止痛可选用小剂量激素、短效NSAIDs、秋水仙碱。

  友情叮嘱:

  1.停药≠安全:高尿酸本身损害生育力,需规范治疗。

  2.意外怀孕别慌:立即停用风险药物,尽快就医调整方案。

  3.个体化是核心:肝肾功能、痛风石情况不同,用药需咨询风湿科医生!

  温馨提示:本文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您的风湿科医生并定期复查。

  参考文献:

  1.Sun M,Lyu Z,Wang C,et al.2024 Update of Chinese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yperuricemia and Gout Part I:Recommendations for General Patients.Int J Rheum Dis.2025;28(7):e70375.doi:10.1111/1756-185x.70375

  2.Rüegg L,Pluma A,Hamroun S,et al.EULAR recommendations for use of antirheumatic drugs in reproduction,pregnancy,and lactation:2024 update.Ann Rheum Dis.2025;84(6):910-926.doi:10.1016/j.ard.2025.02.023

  作者介绍:

  陈淼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上海市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长期从事痛风的临床诊治工作及痛风发病机制的科学研究。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SCI论文十余篇。

  痛风专病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周六上午。

  专家介绍:

  戴生明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上海市风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分会委员

  本文作者/陈淼 戴生明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谢曼丽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