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防病治病 >

张先生的“堵”与“通”:上海六院胸腹联合微创术解难题

2025-11-24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肿瘤长在“路口”咋办?看看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专家怎么说?

       世界医疗网(上海)顾海鹰报道  65 岁张先生(化名)一个多月来,一吃饭就感觉上腹胀、反酸、恶心,还时不时呕吐:“吃一点就难受,老是觉得有东西堵在这儿。”他指着胸口和上腹的位置说。外院胃镜检查提示,在食管下段到贲门这一带——也就是“食管和胃的交界口”,长着一大片菜花样肿块,质地脆、易出血,已经环绕管腔大部分周径。病理结果进一步证实:这是贲门腺癌累及食管下段,属于恶性肿瘤,而且位置非常“刁钻”。“简单说,就是肿瘤正好长在‘路口’,吃进去的东西要从这里过,现在被肿瘤堵住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专家王志刚主任形象地解释。

(图片创作/即梦AI)

       手术难点:既要“切得干净”,又要“保留功能”,还要“创伤更小”。
       Siwert II型胃食管结合部肿瘤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贲门及食管下段肿瘤是上消化道肿瘤中公认的高难度类型之一,原因有三:
       1.位置深、视野窄:处在胸腔和腹腔的交界位置,周围毗邻心、肺、肝、脾和胸腹主动脉等重要脏器,操作空间非常有限。
       2. 既像胃癌,又像食管癌:既要考虑胃癌的规范切除和淋巴结清扫,又要兼顾食管段的处理和纵隔淋巴结的清扫。
       3. 患者既要“活得久”,也要“活得好”:在保证肿瘤切干净的前提下,需要尽量保留胃功能、减少创伤、促进恢复,对手术设计和团队配合要求极高。在胃肠外科、胸外科、肿瘤内科、麻醉科、影像科等多学科(MDT)充分讨论后,团队为张先生量身定制了手术方案:采用“腹腔镜+胸腔镜”联合微创方式,经腹腔镜完整近端胃的根治性切除+规范的淋巴结清扫,再改变患者体位经胸腔镜完成下段食管的离断+纵膈淋巴结清扫和食管-胃吻合口重建。术中由麻醉科团队保驾护航,历时五个小时,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入ICU(重症监护室),由张中伟主任医师团队给予对症支持  治疗后康复出院,目前已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这台手术“先进”在哪里?
       微创联合:几个小孔,完成胸腹大手术。
       传统做法往往需要开腹+开胸,切口大、疼痛重、恢复慢。而这次手术采用腹腔镜+胸腔镜联合微创技术:
       1.切口小,创伤更少l放大视野,操作更精细l术后疼痛减轻,有利于早期下床活动和功能恢复真正实现了在“微创”的基础上完成“高难度”的肿瘤根治。
       2.胸腹一体化设计:一次手术解决两个“战场”。
       肿瘤同时累及腹腔的胃和胸腔的食管下段,需要在一个手术中既完成腹腔的胃切除及淋巴结清扫,又完成胸腔的食管游离、重建和纵膈淋巴结清扫。这台手术由胃肠外科王志刚、陈红旗主任团队联合胸外科谢晓主任团队共同完成,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胸腹联手、一次到位”。3.规范根治+功能保留:不止是“切掉肿瘤”。
       在严格遵循肿瘤外科“根治性切除”原则的前提下,团队尽可能保留部分胃的功能,进行食管-胃吻合重建,帮助患者在术后有机会恢复较为接近正常的饮食方式。不仅“治病”,更是为患者“留住生活质量”。 
 
       可靠团队,让高难度变成“可以放心托付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胃肠外科长期致力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规范化、微创化、综合化治疗,在胃癌、结直肠癌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张先生进行的高难度胸腹联合微创手术的成功完成,离不开:
       ——术前多学科会诊的充分评估与精细规划;
       ——手术中两大外科团队的精准配合与默契协作;
       ——麻醉、ICU、护理等多学科的全程保驾护航。对患者和家属而言,面对的是一支可以“安心托付生命、放心交付手术”的团队。² 用更多“微创方案”,守护更多“入口健康”。
       贲门及食管下段肿瘤往往起病隐匿,等到患者出现明显的吞咽不适、反酸、呕吐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
 
       友情提示:
       1. 如您出现持续上腹胀、反酸、吞咽不适、进食梗阻感等症状,建议及早就诊、完善胃镜检查;
       2.对于复杂部位肿瘤,规范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和成熟的微创技术,能为您带来更多希望。

 专家介绍

 

       王志刚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
       擅长胃肠肿瘤微创手术治疗(腹腔镜、机器人手术)、胃食管反流病的微创外科治疗、大肠癌综合治疗,尤其擅长处理局部晚期、低位保肛、复发等复杂困难病例。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陈红旗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胃肠外科医疗组组长擅长:1、胃肠道肿瘤微创/机器人手术(超低位保肛、功能性保胃)及复杂肠癌综合治疗(局部晚期、复发再手术)2、良性肛肠疾病,包括便秘、直肠脱垂、藏毛窦、痔疮和肛瘘等微创手术治疗;3、普外科常见病微创手术治疗(阑尾、胆囊等)。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下午“便秘与肛肠疾病”专病专家门诊(门诊10楼B区4号诊室);
       每周三下午专家门诊(门诊10楼B区8号诊室)

本文作者/顾   赟
本文审校/陈红旗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刘丹红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