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医疗网(上海)特邀通讯员顾海鹰报道 在日常门诊中,经常遇到拿着体检报告紧张不已的患者:“医生,我的‘抗O’还是‘抗零’的这个指标升高,是不是得风湿病了?”这种担忧非常普遍,但事实上,绝大多数抗O升高并不需要特殊治疗。
抗“O”是什么?不是“抗零”!
抗链球菌溶血素O(简称抗O,缩写ASO )是A族链球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系统产生的相应抗体。当A组链球菌侵入人体引起感染时,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来对抗细菌分泌的毒性蛋白——溶血素O。
抗O的本质是身体对抗感染的"记忆"。它可以被形象地比喻为免疫系统留下的"战斗足迹",证明身体曾经与A组链球菌发生过一场"战斗"。就像战斗结束后留下的纪念章,即使感染早已痊愈,这个纪念章仍会在体内保存相当长一段时间。这是由于抗O在链球菌感染后1-3周开始升高,3-6周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但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才完全消失。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早已没有不适症状,但化验单上依然显示抗O升高。
什么情况下会引起抗O升高?
1. A组链球菌感染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包括:
· 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炎、扁桃体炎
· 皮肤软组织感染:如猩红热、丹毒
2. 链球菌感染后并发症
抗O检测的核心价值是帮助诊断两种重要的非化脓性并发症:
· 急性风湿热: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的全身性炎性疾病
· 急性肾小球肾炎:表现为血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伤
抗O升高只是诊断这些并发症的线索之一,绝不等于确诊。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3. 其他因素
少数情况下,抗O升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
· 其他疾病状态:如高胆固醇血症、肝脏疾病等
· 健康携带者状态:尤其是学龄儿童
· 检测方法的差异:不同医院、试剂盒的参考范围存在差异
抗O的正常值受年龄、地理位置、季节等因素影响。儿童的ASO正常值通常高于成人,一般成人参考范围多为<200IU/mL,而儿童可能为<250 IU/mL。
关键问题:如何鉴别哪些需要处理?
需要积极治疗的情况:
· 活动性链球菌感染:出现咽痛、发热、扁桃体化脓等症状,咽拭子培养证实感染
· 急性风湿热:除抗O升高外,伴有心脏炎、多关节炎、皮疹等表现
· 急性肾小球肾炎: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
· 动态监测显著升高:2-4周内复查,抗O滴度升高2-4倍以上
· 伴有炎症指标异常:同时出现血沉或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
通常不需要治疗的情况:
· 无症状的孤立性抗O升高:仅有化验单异常,无任何不适症状
· 既往感染后的持续阳性:有过链球菌感染史,现在没有任何症状
· 轻度升高且稳定:抗O轻度升高(通常在400IU/ml以下),多次复查变化不大

抗O升高仅代表既往感染的"免疫疤痕",细菌本身很可能已被清除。目前的国际权威指南均未推荐对无症状的孤立性抗O升高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滥用抗生素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并加剧细菌耐药问题。
需要治疗时,怎么治?
如果确定需要治疗,主要方案包括:
· 抗生素治疗:清除链球菌,常用青霉素类(需排除过敏后使用)
· 抗风湿治疗:对于风湿热,需使用阿司匹林或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
· 对症支持治疗:针对肾炎等并发症进行相应处理
不需要治疗时,怎么办?
对于不需要治疗的情况,建议:
· 放下焦虑:理解抗O升高只是既往感染的"免疫记忆"
· 动态观察:建议3-6个月后复查,了解变化趋势
· 症状监测:关注是否出现咽痛、关节肿痛等新发症状
·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再次感染
· 专业咨询:如有疑虑,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评估
抗O升高就像一场战斗后留下的纪念章,它告诉我们曾经发生过什么,但不一定代表现在还有问题。绝大多数无症状的抗O升高不需要任何治疗,更不必长期使用抗生素。面对化验单上的箭头,请记住:您的症状和医生的全面评估比单一指标更重要。不要被一个数字吓倒,理性看待,科学应对,才是健康之道。
医生介绍

戴生明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上海市风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分会委员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8项、国家973计划课题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或主要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2项、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等成果;荣获上海市“银蛇奖”一等奖、军队“科技新星”等荣誉。
专家门诊时间:
周二、周四上午
特需门诊时间:
周一下午、周三上午

陈淼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
上海市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长期从事痛风的临床诊治工作及痛风发病机制的科学研究。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SCI论文十余篇。
文章来源/风湿免疫科
本文作者/陈 淼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刘丹红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