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医疗网(上海)特邀通讯员顾海鹰报道 乙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发的,要是病情发展严重,可能会导致肝硬化,甚至发展成肝癌。
以前,对于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医生通常会建议“定期观察,先不治疗”。但现在,医学界的观念有了重大转变,提出“应治尽治”。简单讲,就是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乙肝感染者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这可是阻止肝病恶化、预防肝癌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为啥现在强调“扩大治疗”呢?

(图片创作/即梦AI)
• 疾病负担重:在我国,乙肝引发的肝硬化和肝癌问题十分严峻。数据表明,超过九成的中国肝癌和乙肝有关。
• 治疗目标远:世界卫生组织设定了目标,要在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带来的危害。要达成这个目标,就得让更多被诊断出感染乙肝的人及时接受治疗。
• 科学认知深:研究发现,就算肝功能指标(转氨酶)正常,只要体内有乙肝病毒,肝脏就可能存在潜在的炎症和纤维化。时间长了,肝脏还是存在恶化风险。
现在哪些人被建议开始治疗呢?
依据最新的指南和专家达成的共识,只要检查发现乙肝病毒DNA呈阳性,出现下面这些情况,都建议开始抗病毒治疗:
1. 年龄超过30岁:年龄可是启动治疗的一个重要独立因素。研究表明,人过了30岁,肝脏疾病进一步发展的风险会明显增大。
2. 有肝癌或肝硬化家族史:要是你的直系亲属,像父母、兄弟姐妹,有乙肝相关的肝硬化或者肝癌,那你自身的患病风险也比较高,应该积极接受治疗。
3. 乙肝肝硬化患者:只要确诊是乙肝肝硬化,不管病毒水平高低,都得马上开始治疗。
4. 转氨酶水平有新标准:以前觉得转氨酶正常就没问题,现在标准更严格了。男性转氨酶(ALT)高于30 U/L,女性高于19 U/L,就建议治疗。
5. 合并其他健康问题:要是同时还有脂肪肝、糖尿病、肥胖或者肾脏方面的疾病等,也应该积极考虑进行抗病毒治疗。
治疗选择:既要有效,还得安全
随着需要治疗的人群扩大,患者的健康状况也更加多样。现在的治疗追求“双优”,就是疗效好,而且长期安全性高。
• 高效抑制病毒:治疗的目的是尽可能长时间地抑制病毒复制,保护好肝脏。
• 关注长期安全:特别是要留意对肾脏和骨骼的影响。有些药物可能会对肾功能或者骨密度有潜在影响。
• 治疗方案可调整:要是正在用的药物效果不好,或者出现不耐受的情况,医生会按照指南建议,换用其他药物或者联合用药。比如,从恩替卡韦(ETV)换成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真实世界的研究显示,这样能改善疗效和肾功能指标。
• 服药更方便:有些药物得空腹吃,而有些(像TAF)可以随餐吃,这大大提高了服药的便利性,患者也更愿意按时吃药。
温馨提示:
“应治尽治”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基于大量科学证据形成的医学共识。它意味着要更早、更积极地采取措施,就是为了能更好地远离肝硬化和肝癌。如果您是乙肝病毒感染者,可别只满足于“肝功能正常”。建议您去正规医院的肝病科或者感染科,做一次全面的评估,和医生充分交流,了解自己符不符合新的治疗标准。早治疗,心里更踏实,这是对自己未来健康最好的投资。
专家简介

李丹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下午、周五上午

谭全会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牛津大学博士后。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刘丹红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