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防病治病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精准破译PHO乔装“类风湿关节炎”

2025-07-14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PHO的经典临床表现为杵状指、骨膜增生、关节肿胀和掌跖角化病,其核心发病机制为HPGD或SLCO2A1基因突变介导的前列腺素E2降解障碍及其蓄积。

  世界医疗网(上海)特邀通讯员顾海鹰报道   一名27岁男性患者因“多关节肿痛4个月”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关节炎”,接受甲氨蝶呤等常规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此后4年间,他辗转京沪多家三甲医院,尽管类风湿因子等自身抗体检测均为阴性,但因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显著升高,均被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注:临床上确实有30%左右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类风湿因子为阴性),曾先后接受过多种生物制剂、托法替布等靶向药物治疗,效果均不佳。

  今年,患者来到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戴生明教授团队通过详细回顾病史发现,患者自14岁起即开始发生隐匿性的渐进性的手指末端增粗、面部皮肤增厚及掌跖角化现象。进一步重读其外院X线片,发现四肢骨膜增生特征,遂高度怀疑“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PHO)”。

  经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及家系验证,患者被确诊为携带HPGD基因复合杂合剪切突变。该突变导致前列腺素E2(PGE2)的降解发生异常,从而引发前列腺素E2异常蓄积、产生关节肿痛。PHO的经典临床表现为杵状指、骨膜增生、关节肿胀和掌跖角化病(图1),其核心发病机制为HPGD或SLCO2A1基因突变介导的前列腺素E2降解障碍及其蓄积。

  针对PHO的核心发病机制,能阻断前列腺素E2合成的COX-2抑制剂是PHO的首选治疗方案。据此,六院团队停用甲氨蝶呤和托法替布等专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换用能抑制前列腺素E2合成的依托考昔(60mg/天)。治疗一个月后,患者的关节肿胀与疼痛症状显著缓解。

  本病例凸显了PHO以多关节肿痛以及全身炎症为初始表现的非典型临床表型,再次印证了识别此类罕见表现并精准选用COX-2抑制剂(而非常规免疫抑制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作用。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制剂等相比,依托考昔的价格也非常便宜。因此,好的治疗效果并不在于药品价格,而在于准确诊断、正确选择治疗药品。

  此病例也已被国际权威期刊《QJM: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ine》接受发表报道,供更多的医生学习借鉴,以帮助更多的患者。

图1:(A)膝关节肿胀及肿大 (B)磁共振成像显示滑膜增生 (C)胫腓骨X线显示骨膜增生(红色箭头所示) (D)杵状指 (E)掌跖角化

  近年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在戴生明教授的带领下,深耕于各类复杂疑难及罕见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诊疗与科研攻关,持续积累经验,精进技术水平。科室依托一支专业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的团队,成员们在风湿免疫疾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领域均取得丰硕成果。同时,科室着力构建跨学科协作机制,打破学科壁垒,高效借力多学科资源,着力打造“疑难骨关节疾病会诊中心”,为来院患者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一站式诊疗服务。

  专家介绍:

  戴生明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上海市风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分会委员。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8项、国家973计划课题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或主要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2项、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等成果;荣获上海市“银蛇奖”一等奖、军队“科技新星”等荣誉。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周四上午

  特需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上午

文章来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谢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