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院时左耳听力损失高达80分贝,情况危急……短短9天,我的听力神奇地恢复到正常水平!”患者李女士在感谢信中激动地写道。这份喜悦,源自上海光华医院耳鼻喉科团队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成功击退“突发性耳聋”的实战案例。
2025年6月7日,李女士毫无预兆地陷入左耳持续耳鸣与听力骤降的困境。6月9日至光华医院耳鼻喉科孙娜主任专家门诊就诊,纯音听阈测试显示其左耳听力损失已达重度80分贝(正常值为≤20分贝),伴随55dB的嗡嗡耳鸣,严重影响生活与情绪,确诊为“突发耳性聋(中医诊断暴聋)”。面对这场与时间的赛跑,耳鼻喉科孙娜医生立即决定:“突发性聋是耳科急症,早期干预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必须尽早入院接受治疗!”
入院后,团队为李女士制定了中西医结合的个性化方案:
西医干预:根据指南建议,立即应用糖皮质激素全身和局部应用减轻内耳炎症水肿,配合甲钴胺营养神经,精准施治,迅速控制病情发展。
中医辨证:根据李女士的舌苔脉象及中医症候,辨证“暴聋—气滞血瘀证”,施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窍治法。予内服中药方剂,同步采用耳穴压丸与针灸等外治法,疏通耳窍经络,理气调神。
回顾李女士的重获“声”机之路:
·病情初期:6月9日(入院第1天):左耳全频率听力下降,平均80分贝,耳鸣24小时持续;6月11日(入院第3天):听力提升至65分贝,耳鸣响度仍然存在,患者对病情感到焦虑悲观,对此孙娜团队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充分告知病情,得到患者信任,减轻心理压力及负担;
·病情中期:6月13日(入院第5天):听力显著改善至45分贝,耳鸣仅偶尔在夜间安静时听见,不影响日常生活,中药、针灸、穴位注射等中医治疗继续治疗中;
·病情恢复:6月18日(入院第10天):听力恢复至正常水平15分贝,恼人的耳鸣也基本消失!
“医护人员不仅尽心治疗,更耐心开导,缓解我的焦虑。”李女士在信中特别提到。以孙娜主任、凌雯琛住院医师、刘怡规培医师及江山护师为核心的团队,将精湛医术与温情关怀融为一体。此例体现出光华医院耳鼻喉科团队通过动态评估患者听力恢复水平,精准的用药调整,实时的病情沟通,细致的护理服务,是患者康复的坚实后盾。并成功印证了突发性聋早期诊断、特别是72小时内中西医结合干预的重要性。
耳鼻喉科孙娜主任强调:“突发性聋病因复杂,需个体化综合治疗。中医辨证在改善体质、缓解焦虑失眠等伴随症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与西医治疗协同增效。”从80分贝的沉寂,到15分贝的清晰,每一次听力的回升,都是对光华医院耳鼻喉科团队专业与仁心的肯定。
突发性耳聋科普小课堂
什么是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指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通常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发现一侧耳朵(极少数为双耳)听力明显下降,常伴有耳鸣、耳闷胀感、眩晕或头晕等症状。它不是简单的“听不清”,而是耳科急症!
为什么会得突聋?
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内耳微循环障碍:血管痉挛、血栓形成或血液高凝状态导致内耳供血不足。
·病毒感染:如感冒病毒、疱疹病毒等可能侵袭内耳神经。
·还包括免疫因素、膜迷路破裂、精神心理因素(过度疲劳、压力过大、情绪剧烈波动)等其他诱因。
为什么强调突聋治疗越早越好?
突聋的治疗效果与开始治疗的时间密切相关,发病后72小时内是救治的黄金时间窗。越早接受规范治疗,听力恢复的可能性越大,效果也越好。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失。
如何治疗?
目前主要采用综合疗法,目标是挽救听力、改善症状:
·糖皮质激素:核心药物,全身(口服/静脉)或局部(鼓室注射、耳后注射)应用,减轻内耳炎症和水肿。
·改善微循环和神经营养:使用扩血管、抗凝、溶栓及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
·高压氧治疗:提高血氧含量,改善内耳缺氧,但不建议作为首选治疗方案,也不是必须的手段,如果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考虑作为补救性措施。
·中医中药:中医辨证施治(如本例的气滞血瘀证),采用中药内服、针灸、耳穴压豆等方法,具有行气活血、通窍聪耳、改善微循环、调节整体机能和缓解焦虑等优势,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光华医院耳鼻咽喉科专家再次提醒:突发单侧听力下降是耳科急症!一旦出现,请务必尽早就医,抓住最佳治疗时机。切勿延误,有可能造成终生听力残疾!
文章来源/光华ENT-allergy公众号
本文供稿/孙 娜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谢曼丽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