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医疗网(上海)特邀通讯员顾海鹰报道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饮食管理,在不用药物的治疗手段里可是重中之重。合理的饮食管理,能帮肾脏减轻负担,让血肌酐上升得慢一些,还能预防和纠正高钾血症、高磷血症、水肿这些并发症。

(图片创作/即梦AI)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饮食管理原则
一、根据慢性肾病不同分期调整饮食
• CKD 1 - 2期:这个阶段主要是控制好原发病,像高血压、糖尿病这些。饮食限制相对没那么严格,重点就是低盐,吃优质低蛋白的食物。
• CKD 3 - 5期(非透析):这个时期要特别重视优质低蛋白饮食,对蛋白质、磷、钾、钠的摄入得精细管理。
• CKD 5期(透析治疗):做了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后,饮食策略就变了。因为透析会带走一部分毒素和营养物质,所以得吃优质高蛋白的食物,同时要严格控制磷、钾、钠和液体的摄入。
二、饮食管理核心“三控一保”
• 控蛋白:不是完全不吃蛋白质,而是要优质且限量。像鸡蛋、牛奶、瘦肉、豆制品这些优质蛋白可以多选,植物蛋白就少吃点,这样能减轻肾脏的负担。
• 控盐:吃太多盐会影响血压,还会加重水肿。所以得严格限制钠盐,每天吃3 - 5克盐就够了。咸菜、酱油、加工食品这些高盐食物就别吃啦。
• 控钾/磷:钾和磷摄入过多,分别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和骨病。得根据化验结果来调整。要是血钾高,像香蕉、橙子、土豆、菌菇这些高钾食物就得谨慎吃;血磷高的话,动物内脏、坚果、碳酸饮料、加工肉制品这些高磷食物就得严格避免。
• 保能量:得保证摄入足够的热量,像主食、糖、植物油这些食物能提供能量,防止身体消耗蛋白质导致营养不良。
温馨小提示
1. 每个肾病患者的情况都不一样,没有那种“一刀切”的食谱,得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调整饮食。
2. 要定期去复查血肌酐、尿素氮、血钾、血磷、血钙、白蛋白这些指标,根据结果及时调整饮食。
3. 定期找医生随访很重要,医生能给你专业的建议。
4. 学会看食品标签,知道食物里都含有什么成分。还要记录自己的饮食和身体反应,像体重、水肿情况这些。
饮食管理是个长期的事儿,虽然要求严格,但对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特别有用。大家一定要关注肾脏健康,这样才能提高生命质量。
专家简介:

简桂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分会全国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慢病防治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全国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会老年肾病防治肾病分会常委中国女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常委兼秘书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普学会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代谢与免疫肾病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徐汇区肾病及血透医疗质控组组长科普“达医晓护”“肾”入人心杂志主编人民网“科普中国”科学顾问研究方向:糖尿病肾病、IgA肾病、膜性肾病、尿路感染中西医治疗。创建全-专结合慢性肾病管理团队,重视肾病早筛早诊治。科室最早开展科普宣教,在社区、广播电台、电视台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负责临床试验工作,参与完成卫生局,科委重大课题多项。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二完成人),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技三等奖(第一完成人)。发表核心期刊及SCI论文数十篇。
特需门诊时间: 周四上午
专家门诊时间: 周四下午、 周五上午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刘丹红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