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医疗网(上海)特邀通讯员顾海鹰报道 一场秋雨一场寒。处暑过后,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增大,呼吸道感染风险随之上升。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或COPD)患者而言,秋季是一个需要格外警惕的季节。
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达13.7%,这种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疾病负担的“三高”特点,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图片创作/即梦AI)
认识慢阻肺
慢阻肺不只是“老人咳”,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肺部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它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两种类型。慢阻肺典型症状有哪些?
1、慢性咳嗽:咳嗽频繁,有时伴有痰液,随病程增长可能终身不愈;
2、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仅在劳力时出现,后期逐渐加重,甚至休息时也会感到气促;
3、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有明显喘息,胸部有紧闷感;
4、其他症状:晚期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食欲减退、腿部、踝部或足部肿胀等。
为何秋季高发慢阻肺?
1、温度变化大:昼夜温差大,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下降,易受病原体侵袭;
2、空气干燥:呼吸道黏膜水分流失,纤毛运动功能减弱,清除病原体能力降低;
3、室内活动增多:天气转凉,人们在室内时间增加,空气不流通增加了病原体传播风险;
4、过敏原增多:秋季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增多,可能诱发气道痉挛和炎症加重。
慢阻肺的秋季防护策略
1. 保持适宜湿度:室内可使用加湿器,将湿度控制在50%至60%,避免气道黏膜干燥。同时保持充足饮水,帮助稀释痰液;
2. 适度锻炼: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呼吸操、太极拳、慢走等。运动时间避开早晚寒凉时段,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防止着凉;
3. 呼吸训练:坚持腹式呼吸、缩唇呼吸,能有效锻炼呼吸肌群,改善呼吸功能;
4. 合理饮食:秋季饮食需兼顾“润燥”与“补养”。多吃银耳、梨、百合等润燥食物;搭配瘦肉、鸡蛋、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5. 预防感染:勤洗手、少去人群密集的密闭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可咨询医生后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6. 规范治疗:严格遵循治疗方案,不可自行停药或减药。中重度慢阻肺患者需坚持家庭氧疗,每天吸氧时间不少于15小时。
治疗新希望:支气管镜热蒸汽肺减容术
对于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的中重度慢阻肺患者,如今有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支气管镜下热蒸汽肺减容术(BTVA)。
什么是热蒸汽消融术?
这是一种通过支气管镜精准释放热蒸汽,消融病变肺组织、改善肺通气的国际前沿微创技术。相比传统开胸手术,该技术无需手术刀,只需通过支气管镜向肺内靶区域释放定量的高温水蒸汽,诱导病变肺泡塌陷,从而为健康肺组织“腾出空间”,提升通气效率。
核心优势:
1、靶向精准:依托高分辨率CT三维重建技术,医生可精准定位病变肺段,仅针对病变区域释放热蒸汽,保护健康肺组织;
微创技术:全程经自然气道操作,无体表切口,术后呼吸困难症状缓解。对高龄、肺功能差的患者耐受性良好。该技术主要适用于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病情诊断:GOLD 3-4级非均质性肺气肿(双上肺优势型);治疗抵抗:规范药物治疗后仍有显著呼吸困难;解剖条件:目标支气管结构清晰,无严重狭窄。目前,该院呼吸内科已成功开展此项技术,为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慢阻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温馨提示:
呼吸内科专家门诊信息
任涛主任医师:特需门诊每周二上午,专家门诊每周三上午;
郭忠主任医师:专家门诊每周五全天;
陆奕副主任医师:专家门诊每周四上午;
边巍副主任医师:专家门诊每周三下午。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刘丹红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