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医疗网(上海)特邀讯员顾海鹰报道 72岁的黄女士多年前就感觉膝关节经常疼痛,也没有在意。近日在追赶公交车中摔倒,右膝关节疼痛难忍,赶紧到医院挂了急诊,CT片子显示:右膝关节形态可……骨质疏松、膝前软组织略肿胀。
看到自己的报告中有“骨质疏松”这四个字,黄女士很紧张,想起前些天和好朋友聊天,好朋友说:“你经常关节痛是不是骨质疏松呢?”还说她在服用治疗骨质疏松的药“骨化三醇”和“碳酸钙”,关节就不痛了。黄女士到社区医院一打听,这两种药有得配,马上配了就开始服用起来,她希望自己的膝关节也会在服药后不痛了。
那么,在确诊“骨质疏松症”之前是否可以自行服用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CT检查显示骨密度降低、骨结构异常或者骨质疏松,不能直接确诊为骨质疏松症。
CT检查的局限性
• 主要用途:CT主要用于检测骨折、骨肿瘤、骨结构异常等,而非专门评估骨密度。
• 量化能力不足:普通CT无法精确测量骨密度(如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程度),可能仅显示“骨小梁稀疏”等描述性术语。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金标准
1.双能X线吸收法(DXA):
国际公认的诊断工具,通过测量腰椎、髋部、桡骨远端等部位的骨密度(BMD),通过计算T值(经后妇女或50岁以上男性)或Z值(年轻人)。
基于DXA测定骨密度诊断标准:
• 正常:T值 ≥ -1.0
• 骨量减少:-2.5< T值 < -1.0
• 骨质疏松:T值 ≤ -2.5
• 严重骨质疏松:T值 ≤ -2.5 + 脆性骨折史
基于脆性骨折诊断:
• 髋部或椎体脆性骨折
• 骨密度符合骨量减少+肱骨近端、骨盆或前臂远端脆性骨折
2.定量CT(QCT):
可通过三维重建更精准评估骨密度,可敏感反映骨质疏松早期松质骨的丢失情况。但辐射量大且费用较高,且国际上尚未建立统一的QCT诊断标准,通常不作为首选。
CT可能显示“骨密度低”的其他原因
• 骨软化症(维生素D缺乏导致骨矿化障碍)
• 局部骨量减少
• 其他代谢性骨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发性骨髓瘤)
综合诊断的必要步骤
若CT提示骨异常,需进一步检查:
1. DXA骨密度检测:明确是否达到骨质疏松标准。
2. 实验室抽血检查:
• 骨代谢指标: 血钙、磷、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水平、甲状旁腺激素(PTH)、βCTX、OC、P1NP等。
• 勿自行解读影像报告:即使CT提示“骨质疏松”,也需由骨科或内分泌科医生结合其他检查确诊。
• 优先选择DXA检查:若怀疑骨质疏松,应直接进行骨密度检测。
• 早干预:早期发现骨量减少可通过补钙剂加活性维生素D、抗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等延缓进展,增加骨密度,预防脆性骨折的发生。
总之,CT可能提示骨密度异常,但确诊骨质疏松症需依赖DXA及血液骨代谢指标检测等标准化检查及综合评估。
患者可以选择“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就诊,如果高度怀疑罹患骨质疏松症者,医生会同时开具血液检查和骨密度检查单,抽血是检查空腹血的骨代谢指标,抽血无需预约但骨密度检查需要预约。医生会根据每位患者的检查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患者千万不可自行服药。
专家简介:
张浩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主任医师。
擅长: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甲亢、甲旁亢、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糖皮质激素等导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及遗传性骨病如成骨不全症等疾病的诊治。
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周三上午
特需门诊: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本文作者/张 浩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谢曼丽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