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医疗网(上海)特邀通讯员顾海鹰报道 当人体的某个部分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健康问题,影响到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的时候,人们就会寻找医生。在医生的帮助下,健康问题可能得到解决,也可能得到基本解决,当然还有可能一时半会解决不了。
无论怎样,一般患者对医生都是报有感恩心情的。不过,我认为医生也应该感谢患者,是患者各种各样健康问题的出现,为医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在患者密切的配合下,医生才成就为解决某一方面健康问题的专家。
我想起了亲眼所见的两个病例:
病例一
小刘从江西上饶来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求医。因车祸只剩下一条伤腿,他迫切地期望专家们为他保留仅剩的这条右腿。
针对大面积创伤的修复,医生们曾创新性地采用了一种手术方法:先利用患者健康腿部的血管,搭建一座连接至伤腿的“血管桥”,以确保伤腿获得必要的营养供应;随后,从患者背部取下背阔肌皮瓣,用以覆盖并包裹伤口。通过这种方式,两条腿在一段时间内依靠这座“血管桥”相连。待伤腿上的皮瓣成功存活,且伤腿内部的血管完成再生与修复后,再实施分离手术。这一手术方法被命名为“桥式交叉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术”。
然而,小刘遭遇车祸后不幸失去了一条腿,无法再像传统“桥式交叉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术”那样,利用自身“好腿”的血管作为供体。这一特殊情况,迫使医生们必须探索全新的治疗方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的姜佩珠与范存义两位专家,经过深思熟虑与精心策划,创新性地提出了“同侧上下肢桥式交叉手术”这一新术式。这一方案是在原有手术方式的基础上,针对小刘的独特伤情量身定制的,即通过手术将小刘的右手臂与右小腿相连,利用手臂的血管为伤腿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然而,这种前所未有的连接方式意味着小刘的手和腿需要保持相连状态长达6周之久。这样的姿势极其难受,没有超乎常人的毅力,根本无法坚持下来。
我见到手术后的小刘时,他正以一种颇为“奇特”的姿势躺着:左边手脚自由活动,而右边手脚则紧紧相连。小刘告诉我,手术前,他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了长时间的姿势训练,试图尽可能适应这种固定的姿态。“真的非常不舒服,但我没有别的选择,我只有这一条腿了,我太想保住它了。”小刘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与无奈。
这场手术不仅是对小刘意志力的极大考验,同样也是对医生们技术与耐力的严峻挑战。手术过程中,医生们必须长时间站立,双手悬空进行精细操作。经过9个小时的艰苦奋战,这台高难度的手术终于宣告成功。范教授事后感慨地对我说:“多亏了这位病人的全力配合,他的毅力真的让人敬佩。”
的确,医生的创新奉献与埋头苦干是医疗进步的重要基石,但若无患者的密切配合与坚定信念,许多健康难题便难以攻克,医学探索也难以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小刘的故事,正是医患携手、共克时艰的生动写照。
病例二
71岁的朱老伯此前因膀胱癌接受了局部膀胱切除手术,术后由尿道口灌注化疗药物进行膀胱局部化疗。然而,一年后,他开始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尿线逐渐变细。进一步的造影检查揭示尿道狭窄长达约20公分,期间更是4次遭遇尿道出血与排尿困难的双重困扰。
被病痛反复折磨的朱老伯苦不堪言,有一次因排尿困难实在难忍,情急之下竟自己用塑料管导尿。他心里明白,这样做极有可能引发尿路感染,进一步加剧尿道狭窄的状况,但当时内急难耐,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朱老伯辗转多家医院求治,却均遭婉拒。就在他感到绝望之际,经人推荐,他找到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的徐月敏教授寻求帮助。
徐月敏教授为朱老伯实施的“双侧舌粘膜+唇粘膜重建尿道”手术,极具创新性与挑战性。手术过程中,徐教授先精准地将朱老伯狭窄的尿道仔细分离出来,随后小心地剪开尿道腔。接着,按照术前精心拟定的方案,从朱老伯舌头两侧以及上唇内侧分别取下5-9公分的粘膜,将取下的粘膜巧妙拼接。最后,把尿道与拼接好的粘膜进行“侧侧吻合”缝合,以此替代原本狭窄受损的尿道。
术后,我请朱老伯伸出舌头让我查看。朱老伯十分自然地就伸出了舌头,只见舌头两侧留有淡淡的缝合痕迹,不过已经完全愈合。令人惊喜的是,这丝毫没有影响朱老伯日常说话。朱老伯满脸笑意地分享道,手术后的前两天,舌头两边会有一些牵拉感,但仅仅过了一周,这种感觉就完全消失了,吃饭也丝毫不受影响。如今,他已能自行顺畅解尿,言语间满是重获便利生活的喜悦。
这种被称为“自体组织重建尿道治疗复杂性尿道狭窄的试验与临床研究”曾荣获2007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听徐教授说,针对无数患者尿道受到不同损伤的情况,用患者自己的结肠粘膜、颊粘膜、舌粘膜、带蒂阴茎皮瓣和阴囊皮瓣、带蒂阴唇皮瓣等人体自身组织修复或重建尿道,确实解决了患者的痛苦,全国各地的患者纷至踏来,他们科重建尿道病例数以及成功率远远超过国外同行。
徐教授同意我的观点。他说,解除病人的痛苦是我的职责,但是真的要感谢病人,没有他们的理解和配合,医生的工作是很难进行的。
我想,因为患者有各种各样的病痛,需要医生;医生也有痛苦,他们为如何解决患者的病痛而痛苦。如果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感恩,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那该多好!
感谢专家: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专家:姜佩珠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专家:范存义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专家:徐月敏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谢曼丽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