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2022年中国医师节:七嘴八舌说“看”医生

2022-08-19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写在2022年中国医师节。

  上海人管到医院看病为“看医生”,无论是到“三甲”大医院看病,还是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都是说:今朝去“看医生”。

  上海已经是老龄化城市。据资料,常驻人口的老龄化率为14.3%,户籍人口老龄化率为34.3%。人老了,器官老化,功能退化,今天胸闷看心内科,明天关节痛看骨科,吃不下看消化科……跑医院“看医生”的次数逐渐增加。

  “看”医生成了老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每一次的就诊经历给老人带来的体验,可能会影响他或她一天或者一段时间的心情。

  也许我曾经在沪上某医院工作过,邻居们经常会在我面前“吐槽”——

  “那个医生哦,排队好不容易轮到我,你猜他怎么看病的?他看都不看我一眼,更不要说看看我的膝关节啦!他还是个老专家呢!”邻居甲边说边拉起右裤腿给我看她的膝关节。“我以后再也不会去找他看病了,好不容易去大医院看病就是配了点膏药、吃的西药,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可以配的呀……”

  我问明了专家的名字,以后我也不会找他看病啦。

  “告诉你一个笑话,昨天我带老妈去看病,三百多块钱的挂号费就‘买’了这个专家的三句话,哈哈……”

  原来,邻居乙的老妈已经90高龄,住在养老院,一直嚷着要女儿陪她看病,说是腰痛。邻居乙在网上预约了一个特需门诊专家号,然后按照约定时间去看病,回来就跟我学这个“笑话”。

  其实,这个“笑话”是可以避免的。

  因为看病前的一天我和邻居乙都在小区锻炼身体,她和我“嘎三胡”提及此事。当时我很想说反对的意见:

  90高龄的老人腰痛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应该到康复医学科就诊,或者是针推伤科或者是中医科就诊,欲言又止,心想人家已经挂了特需,我干涉就是“多管闲事”啦。后来邻居乙陪老妈看病的经历证明我的思路是对的,没有“多管闲事”是件遗憾的事。

  我问专家的名字,邻居乙“打哈哈”,没说。

  当然,还有邻居丙“吐槽”中带着褒奖:“如果今天这位女专家不跟我好好聊,我就准备去投诉啦!她很耐心地用听诊器听我的心跳,给我量了血压,说我的心脏没有大问题,要我回家后听听音乐、散散步,放松心情。如果不放心的话,就背个24小时的监护仪检查一下……这个医生说话的声音很温柔,听着就舒服,以后我就认准她看病啦!”

  我问专家的名字,邻居丙响亮地说:侯晓峰!

  边上邻居插话:阿拉社区的家庭医生崔力也蛮好滴!

  “医生为什么要那么凶?态度那么不好,我只能‘骂’老妈,医生我又不敢骂的咯,其实‘骂’老妈是‘话里有话’,说给医生听,就不知道那个专家反应过来了吗?我们再也不去那里看病了,换市八医院,人家服务态度不要太好哦!”幽默的邻居丁笑着跟我说。

  毋庸置疑,患者对医生在医疗服务态度方面都有较高的期望。

  曾经有家医院进行过调研,在该院10年处理的52起医疗纠纷中,32.7%属于医疗服务态度方面不满而引发的。从中可以看出,患者对医务人员中部分人的不满意,往往始发于医护人员的“态势语言”运用不当。

  医务人员的眼神语言、手势语言、面部语言以及服饰语言组成了这个群体特定的“态势语言”。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并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医务人员因工作对象是患者这一特定性,使之要求他们更应讲求言语的艺术性、修养性,需要具备较强的言语能力。

  黑格尔曾说:“不但是身体的形状、面容、姿态和姿势,就是行动和事迹、语言和声音以及它们在不同生活中的千变万化,全部可以由艺术化成眼睛。人们从这眼睛可以认识到内在的无限自由的心灵!”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医生接诊时,以关切的目光注视患者,患者从中感受到自己已被医生关注、重视;护士在为患者做治疗前也不要吝啬自己的目光,关切地投向患者一瞥,患者同样能获得良好的抚慰。

  眼睛语言表情达意的功能是很强的,一些医务人员忽略了眼神语言的这一重要特点,在接诊时,看也不看患者,甚至连眼皮也懒得抬,诸如邻居甲们遇上这样连看一眼都不愿意的医生怎么能获得好感呢?怎么能产生信任感?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手势语言逐渐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相对稳定的格式。

  例1,掌心朝上,五指自然伸展,多用来表示欢迎、请求等;

  例2,掌心朝下,五指自然伸展,作下按的动作,一般表示不同意、不高兴,但也可表示为认可、安抚的意思。

  医护人员在接诊时,采取例1手势语言,再配合以关切的目光,患者接受的信息就是:“我受到了欢迎和尊重”。

  又如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例2手势语言,同样配合以热情的目光,患者感受到的是安抚的体贴之情。

  人的面部语言具有较强的表情达意功能。嘴巴半张,表示神情专注或被感染;嘴巴下撇,表示轻蔑、否定。眼眉上挑,表示兴奋;紧缩时表示愁苦。鼻子上挑,情绪高昂;斜歪,表示否定等。

  心理学家指出,在人们的社交活动中,交流的总效果=7%的言语+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医务人员的“态势语言”,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但愿我们的白衣天使们在繁忙的工作中能够修炼自己的“态势语言”哈!

  呵呵!呵呵!呵呵!

  祝福全体医务人员!

  中国医师节快乐哈!

  专家简介:

  侯晓峰

  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学组成员,同时是国家药监局CFDA临床试验飞检专家库成员。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治工作,以及心内科药物、器械等临床试验质控工作,对心血管领域疾病诊治、教学及研究具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心血管疾病的综合因素防治。

  专家门诊时间:

  周二下午

  周四下午

  崔力

  上海市徐汇区虹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主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毕业,从事社区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社区居民常见慢性病的中西医诊治,尤其是虚劳病、高脂血症、慢性胃炎等疾病的治疗。

  本文作者/顾海鹰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七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