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搜索 > 儿科 >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表现

2014-09-16   浏览量:  文章来源: 未知

核心提示:【临床表现】 由于受累器官、部位及年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一般年龄越小,病情越重,随年龄增长而病变 越局限,症状也越轻。现根据有关资料分如下 3 型,但各型之间临床表现又可以相互重叠,出现中间型。 1 .勒 - 雪病 ( 1 )发病年龄:多在 1 岁以内发病,起病急,病情重,病变广泛,可侵犯全身多个系统器官。 ( 2 )发热:热型不规则,高热与中毒症状不一致。 (

 【临床表现】

    由于受累器官、部位及年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一般年龄越小,病情越重,随年龄增长而病变越局限,症状也越轻。现根据有关资料分如下3型,但各型之间临床表现又可以相互重叠,出现中间型。

    1.勒-雪病

    (1)发病年龄:多在1岁以内发病,起病急,病情重,病变广泛,可侵犯全身多个系统器官。

    (2)发热:热型不规则,高热与中毒症状不一致。

    (3)皮疹:出现较早,多分布于躯干、头皮发际部,四肢较少;为红色或棕黄色斑丘疹,继而呈出血性,亦可呈湿疹样、脂溢性皮疹,以后结痂,脱痂后留有白斑或色素沉着。各期皮疹可同时存在,常成批发生。

    (4)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肝、脾中重度肿大,脾肿大较为明显,肝功能异常和黄疸,多有淋巴结肿大。

    (5)呼吸道症状:常有咳嗽、气促、青紫,但肺部体征不明显。可合并肺大疱或自发性气胸等。可有喘憋症状,甚至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6)其他:有贫血、中耳炎、腹泻和营养不良等。

    2.韩-薛-柯病

    (1)发病年龄:多见于2~4岁,5岁以后减少。起病缓慢,骨和软组织器官均可损害。

    (2)骨质缺损:最早、最常见为颅骨缺损,病变开始为头皮组织表面隆起,硬而有轻度压痛,病变蚀穿颅骨外板后肿物变软,触之有波动感,缺损边缘锐利、分界清楚;此后肿物逐渐被吸收、局部凹陷。除颅骨外,可见下颌骨破坏、牙齿松动、脱落、齿槽脓肿等;骨盆、脊柱、肋骨、肩胛骨和乳突等亦常受累。

    (3)突眼:因眶骨破坏而表现为眼球凸出和眼睑下垂,多为单侧。

    (4)尿崩:为垂体和下丘脑组织受浸润所致,个别患儿可见蝶鞍破坏。

    (5)其他:有孤立、稀疏的黄色丘疹,呈黄色瘤状;久病者可导致发育迟缓。

    3.骨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

    (1)发病年龄: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尤多见于4~7岁。

    (2)骨骼破坏:本型的主要表现为单发病灶,常无软组织和器官损害。病变局部肿胀而微痛,无红热,有时可见病理性骨折。任何骨均可受累,但以扁平骨较多见,颅骨最常见,其他有下颌骨、四肢骨、骨盆骨和脊椎等。椎骨受累可出现脊髓压迫症状。

    (3)其他:多发病灶者可伴有发热、厌食、体重减轻等;偶有肺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

    由于LCH可同时侵犯多个器官,各器官受累的标准如下:

    1."危险器官"受景的标准

    (1)造血功能受累(伴或不伴骨髓侵犯):符合以下≥2项:①贫血:血红蛋白<100g/L,婴儿<90g/L(排除铁缺乏等其他原因);②白细胞减少:白细胞<4×109/L;③血小板减少:血小板<100×109/L。骨髓侵犯:骨髓涂片上证实有CD1a阳性细胞。

    (2)脾受累:脾在锁骨中线肋缘下>2cm。

    (3)肝受累:符合以下≥1项:①肝在锁骨中线肋缘下>3cm;②肝功能不良:血浆蛋白<55g/L,白蛋白<25g/L,不是由于其他原因所致;③LCH的组织病理学诊断。

    (4)肺受累:符合以下≥1项:①高分辨率CT(HR-CT)的典型表现(如果条件许可,应用低剂量多探测器HR-CT);②LCH的组织病理学/细胞学诊断。

    2.特殊部位受累  颈椎破坏导致脊髓压迫或病变波及脊髓。

    3.可危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长期的颅骨受累(不包括穹隆受累)可累及垂体或下丘脑,导致发育迟缓或尿崩症。

    根据上述器官受累的标准,以脏器与系统受累为主,进一步对病情进行临床分类,以便指导治疗。

    1.单系统LCH(single system LCH,SS-LCH)  有1个脏器/系统受累(单病灶或多病灶):①单病灶或多病灶(>1个)骨骼受累;②皮肤受累;③淋巴结受累(不是其他LCH损害的引流淋巴结);④肺受累;⑤下丘脑、垂体/中枢神经系统受累;⑥其他(甲状腺、胸腺等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