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指短时问(几小时至几天)内发生的肾脏功能减退,即溶质清除能力及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nration Rate,GFR)下降,从而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氮质代谢产物蓄积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医学界建议将ARF归类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J)。2002年ADQI(Acute Dialysis Quality Initiative)组织提出了急性肾损伤的概念,并根据血清肌酐值(Scr)及尿量的变化,提出RIFLE(Risk-Injury-Failure-Loss-End stage renal disease)分期标准(表7-3)。2005年急性肾损伤网络(acute kidney in-jury network,AKIN)对急性肾损伤的诊断达成共识。AKI诊断标准为:①48小时内血肌酐升高≥0.3mg/dl(≥26.5μmol/L);或②血肌酐水平达到基线水平(已知或推测的7天前水平)的1.5倍:或③尿量持续6h少于0.5ml/(kg.h)。并对RIFLF,分期提出修改(表7-4)。AKIN共识规定了诊断AKI的时间窗(48小时),强调了血肌酐的动态变化,为临床上AKI的早期干预提供了可能性。
AK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AKI的发病率与急性肺损伤和严重感染相当,每年百万人口中有2000~ 3000人发病,200 ~ 300人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尤其是在ICU,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病人达4%~5%,按照RIFLE分级,有2/3的ICU病人会发生AKI。Ostermann对4万余名ICU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AKI的发病率达35 8%,其中RIFLE分级为风险、损伤和衰竭的病人死亡率分别20.9%,45.6%和56.8%。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