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搜索 > 外科 > 肝棘球蚴病 >

肝棘球蚴病的病因

2014-09-04   浏览量:  文章来源: 未知

核心提示:目前公认的致病绦虫有四种: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泡状棘球绦虫(alveolar echinococcus)或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伏氏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vogeli)和少节棘球绦

     【病因与病理】 目前公认的致病绦虫有四种: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泡状棘球绦虫(alveolar  echinococcus)或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伏氏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vogeli)和少节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oligarthrus)。其形态、宿主和分布地区略有不同,主要流行于畜牧地区。在我国以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内蒙、陕西和四川西部多见,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加,其余各省均有散发病例。以细粒棘球病最多见,局部地区泡状棘球病的患病率也较高。

    细粒棘球绦虫的终宿主有犬、狐、狼等,以犬最常见,中间宿主是羊、猪、马、牛和人等,以羊最多见。人与人之间不传染。吞食的虫卵在十二指肠内孵化为六钩蚴,六钩蚴穿过肠黏膜进入门静脉系统,大部分六钩蚴被阻留在肝内,少数可通过肝血窦到肝静脉血流至肺,甚至脑和全身其他部位形成病灶。因此,肝棘球蚴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棘球蚴病,约占75%,其次是肺棘球蚴病,约占15%。

    六钩蚴在肝内先发育成小的囊体,囊体长大并挤压肝实质,在肝脏内形成一个具有多层壁结构和多种内容物的囊性肿块(肝包虫囊肿)。肝包虫囊肿的囊壁分为内囊和外囊两层。内囊属于虫体结构呈白色粉皮状,内囊的壁又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位于生发层外面,是生发层细胞的分泌物所形成的一层白色粉皮样具有弹性的半透明膜,对生发层细胞有保护、支持吸收营养物质等作用。生发层是棘球蚴本体,由一排具有繁殖能力的细胞组成,可产生生育囊(生发囊)、头节和子囊。外囊是宿主对寄生虫免疫排斥反应而形成的以巨噬细胞性肉芽肿病变和纤维化为特征的致密纤维层结构。随着囊肿的膨胀性生长,周围肝实质受压,肝细胞变性、萎缩、消失,囊肿周围的管道系统纤维化,在外囊与肝实质之间形成一层纤维膜状结构。纤维膜与外囊之间有潜在的可分离间隙,沿此间隙可将外囊与肝实质分离(图38-5)。

 

    包虫囊肿的生长过程是机体与寄生虫相互作用的结果。多数包虫囊肿生长缓慢,病理改变呈多样性:包虫囊肿大小不一;内囊可呈单囊、多子囊、内囊塌陷甚至坏死;囊液可由清亮变浑浊、水分吸收致囊内容物干结成为固体;外囊壁逐渐增厚、钙化;部分破裂入腹腔或胸腔甚至胆道,形成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