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专题 >

女孩不能走路竟然是心病所致

2019-06-19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你听说过“分离性障碍”的疾病吗?

  世界医疗网(江苏)孙连洲通讯员/邵华娇范利军报道 日前,一对夫妇抱着女儿来到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请求医生救救自己的女儿。

  据女孩父亲方某介绍,女儿今年11岁,上五年级。一年前的一天下午,爱人照常去校门口接小姑娘时,老师称其因为腿没劲,没法走路,还呆在教室里。此后,小姑娘每天早晨都说两腿乏力,不能走路;有时说心慌难受,不能上学。方某夫妇担心女儿得了什么大病,先后前往南京、上海等地多家儿童医院为她治疗,但检查结果均显示无明显异常。在一家综合医院专家的建议下,方某夫妇便带女儿到淮安市三院求治。

  该院心理二科主任陈刚详细了解小姑娘情况后,又向其了解了一些家庭情况。原来,小姑娘性格内向,因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自幼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成绩中等偏上,平时感到学习压力较大。

  陈刚告诉方某夫妇,其女儿患的是一种叫“分离性障碍”的疾病。“分离性障碍”又称分离(转换)障碍,是一类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分离性症状,另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躯体症状。这些症状被认为是患者无法解决的内心冲突和愿望的象征性转换。

  这种病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其表现形式很多,常见的运动症状有:肢体无力或瘫痪、舞蹈样运动、震颤、步态异常或姿势怪异;感觉症状有:麻木、感觉减退或感觉缺失,失明、失聪、失去味觉与嗅觉,有时呈发作性,类似癫痫发作的抽搐及意识模糊、晕厥或失音、复视。体格、神经系统和实验室检查,都查不出内脏器官与神经系统有相应的器质性损害,症状不符合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征。该症状在被观察时常常加重,患者自身对症状的焦虑增加时,症状也会愈加严重。

  据陈刚分析,该病发作与心理因素有很大关系,因为发病前心理因素很明显。疾病发作常有利于患者摆脱困境,发泄压抑的情绪、获取别人的注意与同情或得到支持和补偿。像方某女儿这种情况,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加上学习压力大,其内心受到现实冲突,因而患病。

  方某女儿入院后,陈刚予以针对性的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据了解,心理治疗在分离(转换)障碍的治疗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早期充分治疗可防止症状反复发作和疾病慢性化。对初次发病者合理解释疾病性质,并配合适当的心理与药物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在具体操作中,临床医生会选择物理疗法、催眠和消除症状的行为治疗与家庭治疗方法。经住院治疗,方某女儿已能正常行走。

  陈刚提醒,在分离(转换)障碍的病因中,心理因素占了很大比例,对应激性时间的经历和反应,是引发该病的重要因素;还有幼年期的创伤性经历,个体在人格方面具有的暗示性、情感性、幻想性等体征,为引发该病的重要人格基础。该病是一种易复发的疾病,及时消除病因,让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疾病性质,正视自身存在的性格缺陷,对于预防疾病复发有一定帮助。该病只要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60%~80%的患者可在一年内自行好转。


值班编辑/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