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讯快报 >

上海玄合元门诊部“多学科共病门诊”启航 精准破解老年患者就医难题获赞

2025-08-15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上海玄合元门诊部“多学科共病门诊”的启动,不仅为老年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也为医疗行业探索多病共治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鉴,有望在推动健康老龄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世界医疗网(上海)特邀通讯员华忠义报道  8月14日,恰逢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前夕,一场聚焦老年群体就医痛点的创新医疗实践在上海玄合元门诊部拉开帷幕——“多学科共病门诊”正式启动,同步举办的大型健康咨询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引来上海市医事团体联合管理发展中心、上海市医师协会等领导及业内权威专家的高度关注与点赞。

  领导专家齐聚,共探创新医疗模式

  当日,上海市医事团体联合管理发展中心主任、上海市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贝文,上海医师协会秘书长田红、陈权等一行8人亲临现场,向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致以节日慰问。在玄合医疗创始人丁罡教授的引导下,领导专家团深入门诊部各区域展开调研。

  门诊部一楼整合式门诊服务区,全科、中医科、健康管理科等十余个科室协同运作,针对老年人慢性病多发的特点,构建起多学科协作诊疗的坚实平台;二楼数字健康管理中心内,智能穿戴设备与自主研发的远程监测健康管理平台相得益彰,贝文副会长亲自试戴智能指环,体验无感监测心率、血氧、睡眠质量等关键生理指标的便捷;三楼研究型精准医学中心则专注于患者临床样本的储存分析与社区居民慢性病、多发病的长期健康状况队列研究,为精准医疗提供数据支撑。

  多学科共病门诊落地,一站式服务获患者认可

  活动现场,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多学科共病门诊”的正式亮相。来自共病门诊、全科、外科、神经内科等十余个科室的资深专家齐聚一堂,为闻讯赶来的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疾病筛查和合理用药指导服务。

  75岁的陈阿姨(化名)便是众多受益者之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且夜间频繁起夜、睡眠质量差的她,以往就医需辗转两三个科室,耗时费力。此次在门诊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预约了共病门诊咨询。血液内科陈芳源主任医师、中医科曲晓璐主任医师和营养科沈红艺主任营养师组成的专家团队,围绕陈阿姨的病情展开“圆桌式”讨论。陈芳源主任指出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需注意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曲晓璐主任怀疑其夜间频繁起夜可能与肾脏问题有关,建议进行专项检查;沈红艺主任则根据陈阿姨的日常饮食给出专业建议。诊疗结束后,陈阿姨感慨万千:“从来没想过会有几位专家围着我一起看病,一次性就把困扰我多年的问题都解决了,真的太方便了!”

  聚焦老年就医痛点,创新模式响应国家战略

  谈及开设“多学科共病门诊”的初衷,丁罡教授表示,门诊部作为区域内综合性医疗机构,周边老年居民众多,且不乏邻近肿瘤医院的患者。这类人群往往身患多种基础性疾病,就医时需挂多个科室、在不同楼层间奔波,不同医生开具的药物还可能存在冲突风险,患者对如何服药往往一头雾水。针对这些痛点,门诊部创新推出“多学科共病门诊”,汇聚全科、内科、外科等20余个科室的20余位高年资医师,通过多学科协作会诊模式,共同倾听患者病史与用药史,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一站式”综合诊疗服务。

  贝文主任一行在参观考察后,对玄合元门诊部及“多学科共病门诊”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国家《“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明确提出推进老年医疗服务从单病种模式向多病共治模式转变,玄合元门诊部的这一创新诊疗模式,精准响应并实践了国家战略,为饱受多病困扰的老年群体铺就了一条便捷、精准、温馨的求医之路,有效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此举值得充分肯定与推广。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谢曼丽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


网页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