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讯快报 >

2025上海济群普外论坛暨浦东新区医学会普外科专委会年会在沪举办

2025-08-17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上海济群普外论坛暨2025浦东新区医学会普外科专委会年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世界医疗网(上海)谢曼丽报道  8月16日,一场备受普外科领域瞩目的盛会——“上海济群普外论坛暨2025浦东新区医学会普外科专委会年会”,在上海浦东外高桥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学会、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主办,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学会普外科专委会、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普外临床医学中心承办,旨在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普外科事业的蓬勃发展。

  本次会议围绕甲乳、胃肠、肝胆外科等多个核心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从微创技术的创新突破,到肿瘤精准治疗的前沿探索;从快速康复理念的实践应用,到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创新发展,旨在通过这场思想的盛宴,汇聚各方智慧、分享宝贵经验、启迪创新思维,共同推动浦东新区外科事业的蓬勃发展,守护一方百姓健康福祉。

  本次会议群英荟萃,邀请了众多业内知名专家和学者。浦东新区医学会会长顾建钧、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纪委书记盛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蔡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浦南分院副院长叶敏等嘉宾出席了会议。此外,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李健文、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盛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花荣、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项建斌、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火海钟、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翁永强以及浦东新区7家三甲医院大外科主任和医学会普外专委会各位委员等众多专家齐聚一堂。

  会议主持由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大外科主任赵滨主持。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纪委书记盛丰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普外科作为浦东新区医学会主任委员单位,在临床诊疗体系优化、科研攻关、人才培养、医工交叉创新等方面成效显著,构建了集急危重症救治、慢性病全周期管理、微创技术创新于一体的诊疗体系、2024年入选上海市卫健委重点学科。其在血管外科、甲状腺外科和急腹症治疗等方面多项技术指标居全市前列。他指出,在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新征程中,普外科面临学科技术发展新机遇与学科交叉融合新命题。此次会议邀请国内众多普外科顶尖专家,相信专家们的学术指引与研讨,能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和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外科发展探索新模式、新路径。

  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学会会长顾建钧指出,普外科是所有外科的基础,其基本技能、理论和技术对各专科外科发展意义重大。此外,浦东新区是改革开放前沿,在临床医学、医学教育、研究及生物医药临床转化等方面备受关注,张江、康桥、金桥、外高桥等地生物医药和医学工程相关领域集聚。在此情况下,浦东新区医学会作为医学学术交流平台,有责任借助高平台开展学术交流与推广,在各方努力下,浦东医学会和医学学术交流活动将越来越好。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蔡端教授帮助大家回顾了七院建院历史,又特别强调了外科医生在当下的职责。一是人才培养,医学需兼具科学、哲学与人文精神,西医科学,中医重哲学,要发展祖国医学,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走中西医结合之路。二是科学管理,科内要和谐团结,分合有度,三、以学术发展创新为核心;四、学术领先的同时要以服务开路,向老医生学习服务态度。

  嘉宾致辞结束后,举行了简短的七院普外临床医学中心揭牌仪式。这一仪式标志着七院今后将把普外科作为重点支持科室,为普外科的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和机遇,进一步推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学术会议环节精彩纷呈,会议首先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浦南分院叶敏教授、上海市周浦医院韩江教授、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杨光华教授担任主持人。各位专家纷纷登台,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盛湲教授以《“乳”虎添翼—肿瘤类器官在乳腺癌精准治疗中的价值解读》为题进行了演讲。他指出,肿瘤类器官技术通过体外培养类器官的方式培育原代肿瘤细胞,为乳腺癌的精准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李健文教授分享了6类特殊类型腹股沟疝微创治疗的策略和优势,包括青年先天疝伴全身胶原代谢障碍、尿毒症腹透、肾移植后、小肠嵌顿疝、膀胱滑疝、复发疝等。他的讲解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精准、有效的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花荣教授就肝移植术后切口疝的诊治问题进行了讲解。他介绍道,在全球范围内,肝移植术后切口疝的发病率处于1.7%至43%之间,平均发病率达15.1%。花荣教授着重强调,切口疝一旦形成便无法自愈,且会随着病程的延长以及患者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大,因此,一旦确诊,均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火海钟教授分享了混合现实联合荧光技术在肝胆胰外科的应用。他介绍了VR、AR、MR的区别与联系,接着详细阐述了MR在门脉高压术前规划和术中导航中的应用、ICG与肝切除术及ICG临床应用的使用标准,并通过几例病例展示了混合现实和荧光技术在肝胆胰外科的成功应用。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翁永强教授分享了2024/2025年HCC重要临床III期研究进展综述,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最新的参考依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项建斌分享了括约肌间隙复合体的认识和意义,他介绍了华山胃肠提出的肛管特殊解剖结构括约肌间隙复合体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为佐证相关理论所进行的200多例前瞻性临床研究的结果。

  下半场学术会议由上海市公利医院李军教授、上海市浦南医院陶国强教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项洪刚教授担任主持。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杨静教授分享了结直肠癌转移的治疗策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鲁兵教授分享了直肠脱垂综合微创矫正术;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南院陈波教授分享了肝内胆管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王云峰分享了胆系结石三镜联合微创治疗;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何永刚分享了AI技术对辅助PTMC主动监测的价值;上海市浦东医院王晓亮讲述了超细胆道镜在胆道疾病中的应用;上海市浦南医院王建东带来了BCRL超显微LVA手术体会与思考。

  作为此次大会主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蔡端教授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此次会议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甲状腺、乳房、肝胆、胃肠、淋巴等多个领域,许多内容都是首次听闻,令人受益匪浅。计划于下半年再度相聚,持续深耕医疗领域,共谱行业发展新篇,为患者健康福祉不懈奋进。

  此次“2025上海济群普外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上海普外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和融合。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浦东新区普外科事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摄影/顾潘庆

  美术设计/刘丹红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谢曼丽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


网页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