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讯快报 > 行业动态 >

关注“易跌倒” 远离髋部骨折

2017-09-11   浏览量:  文章来源: 未知

核心提示: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正逐年上升。预计2020年,我国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为16-20%,人数将达到180万-200万。防范老人跌倒,规避由此而引起的骨折风险应该引起社会关注。

  84岁的李阿婆因为老伴去世后一人独居,好在女儿就住在“一碗汤”的距离——门对门的小区里。8月30日晚上12点,李阿婆起夜一不小心滑倒在卫生间,右侧大腿根部疼痛无法站起来,只能慢慢爬到卧室给女儿打电话,女儿从梦中惊醒,赶紧起床到母亲家中,看到倒卧在地的母亲心痛不已,眼看无法搀扶母亲坐起来,赶紧打120由救护车送到我院急诊救治。经过骨科当班医生检查,明确为“右侧股骨颈骨折”,需要手术治疗。

  80岁的张先生非常喜欢已经养了10年的宠物狗狗,有天清晨和狗狗嬉闹时滑倒在地无法站起,120急救车送到我院骨科急诊,诊断是“左侧股骨粗隆骨折”。

  象李阿婆、张先生这样的“胯部”骨折,在临床上非常多见,我们将其称为老年髋部骨折。什么叫髋部骨折?为什么它会成为老年人群的多发病常见病呢?老年人要注意些什么规避发生跌倒,远离髋部骨折呢?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上海市更是在全国率先进入老龄化城市的行列,自2010年起上海市人均预期寿命就稳定在82岁水平,60岁以上人口占到上海总人口的36%,老年人群呈现“易跌倒状态”。到2050年我国将有4.38亿老年人口,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1.8%。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全球妇女的髋部骨折将有一半发生在亚洲地区。不难预见,我国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将呈现进一步增长趋势,应该引起足够的格外关注。髋部骨折通常是指股骨颈及股骨转子间骨折,它的病残率和致死率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及生存质量,因此也被委婉地称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对于多数原本就患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而言,髋部骨折近期的病死率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是极高的,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小的负担。
  如何防范老人跌倒?规避跌倒骨折风险?

  众所周知,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骨质疏松,骨骼脆性增加,人体骨骼肌肉系统的退化与萎缩将使得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下降,对于下肢的自控能力也下降,这就是老人容易跌倒的常见原因。看似轻轻一摔,却对他们有致命的后果。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严重损伤,针对老年人髋部骨折现象,首先要以预防为主。

  因此,建议中老年人注意加强肌肉的锻炼,尤其是下肢肌肉的训练。坐姿,是中老年人在生活中常采取的姿势,几乎占据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一,2001年澳大利亚悉尼的一项研究所提倡的“椅子体操”锻炼方法——

  中老年人在家里只需要找一个结实的椅子就可以每天完成一套共八组锻炼动作:

  1.前两组是坐在椅子上对于上肢和肩关节进行热身活动;

  2.第三四组,双手扶着椅背,屈膝和屈髋关节,进行下肢关节活动训练;

  3.第五六组,是综合性训练在保证身体平稳的前提下,完成微蹲与起坐;

  4.第七八组,是拉伸放松肌肉,做小腿和大腿后侧肌群的拉伸。

  此外,1996年通过研究就已证实:长期打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跌倒的概率更低。太极的特点在于其可调整呼吸、控制肌肉以及缓慢降低并转移重心的动作,长期锻炼能够增加对下肢肌群的控制,提高下肢的力量,从而利于老年人控制步态避免摔倒。“太极拳”与“椅子体操”也许看上去太过平凡无奇,但老年人坚持下来,养成锻炼的习惯,相信跌倒的风险会逐渐下降的。

那么摔倒后发生髋部骨折,手术后的家庭护理要注意些什么呢?

  1.饮食指导:以日常饮食为主,适当增加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并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多吃青菜、水果,多饮水,以保持大便通畅,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术后伤口愈合。避免高脂肪、辛辣刺激、油煎食品。鼓励老年人在补钙的同时,补充活性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减少跌倒的发生。

  2.伤口护理:保持伤口处敷料干燥、清洁,有渗出时及时更换,擦身时避免弄湿敷料。伤口愈合时皮肤容易发痒,千万不要用手抓,以免皮肤破溃感染。

  3.患肢观察:置入内固定的患者可将患肢抬高约15~20厘米,促进静脉回流,预防肢体肿胀;关节置换的患者,平卧时,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两大腿间夹T型枕,膝关节下垫软枕,保持膝关节屈曲。

  4.功能锻炼:执行个体化、循序渐进原则,家属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坚持做到——

  按摩肢体:由远心端向近心端按摩或揉捏肢体,动作缓慢、有节律地进行。

  股四头肌锻炼:尽量伸直膝关节,绷紧大腿前方肌肉群,保持5-10秒/次,每日3-5组。

  关节锻炼:“踝泵运动”:向上勾起脚尖,使踝关节背曲,维持l0s左右,再向下做踝关节背伸动作,让脚尖向下,保持10s左右,循环反复地屈伸踝关节,每日3-5组。髋、膝关节的屈伸运动:活动幅度由小到大(髋关节屈曲不超过90度),循序渐进,每日3-4组。

  行走锻炼:下地行走时,先在床旁扶坐,避免直立时引起头晕跌倒。患者先移至健侧床边,健侧腿先离床并使脚着地,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患侧腿离床并使脚着地,再使用助步器站起,患肢从部分负重逐渐过渡到全部负重,循序渐进。

  5.防止并发症:

  (1)可将床头抬高(不超过90度),多做深呼吸运动及有效的咳痰,防止肺部感染;

  (2)多饮水,增加尿量达到冲洗膀胱的作用,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3)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静脉回流,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4)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平卧时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两大腿间夹T型枕,膝关节下垫软枕,保持双腿分开;

  侧卧时两腿之间加垫软,防止肢体内收;

  坐位时,避免坐低矮的沙发及小板凳,必要时加坐垫,以保持双膝在髋水平以下,即避免髋关节屈曲大于90度;身体不要前倾超过90°,即不能过度弯腰捡东西。在任何体位时避免患肢向健肢交叉腿(盘腿、二郎腿等),避免脱位的发生。

  髋部骨折术后日常生活均应避免重体力活动,避免跑、跳等需髋关节大范围剧烈运动的项目。

  助行器或双拐

  (1)助步器(习步架)使用方法:双手握把手,身体垂直,目视前方,先向前移动助步器,再移动健肢,后移动患肢。移动时应缓慢。

  (2)拐杖高度为距离腋窝5~10cm为宜,腋部置于拐顶中间,稍用力夹持。原则是患者在骨痂形成期后开始离床下地锻炼时使用,不负重或部分负重行走。扶拐行走时,步幅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每分钟不超过25步。双拐逐步改用单拐进行行走锻炼。使用拐杖时,注意调整合适高度,方便患者使用

  家庭环境的准备:

  (1)确保过道宽敞明亮,移走杂物及电线等,拴好家中宠物,以防绊脚。

  (2)座椅高度合适(高于45cm),最好有扶手和牢固的靠背。

  (3)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不准蹲式坐便,应坐高的马桶或坐便器。

  (4)浴室内安装手扶栏杆,地面放置防滑垫。

胡三莲(主任护师)    董芳辉(主管护师)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网页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