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陪伴型机器人的越来越多,可以替代真人陪伴吗?

2021-10-14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陪伴型机器人的越来越多,我不禁要问:“机器人可以替代真人陪伴吗?”

  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又到了九九重阳节。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这一天之所以会被称作是重阳节,是因为九这个数字在《易经》中为阳数,而九月初九是两个阳数相重的日子,所以被人们称为“重九”、“重阳”,这就是九九重阳节名字的的由来。

  “九”与“久”重音,故又有长久、长寿之意。古时候,人们庆祝重阳节一般会举办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也正是因为“祈求长寿”之意,重阳节也渐渐演变成“老年节”。

  说到“老年节”,不得不说陪伴。在大家都忙碌的生活中,家有老人,尤其是孤独的老人,更需要有人陪伴。儿女上班、远在异乡或老伴逝去,寂寞成了无法打发的苦恼。于是,陪伴机器悄然增多。这种机器人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进行面部识别,还能叫出主人的名字和提问。

  报道称,这种机器人与老人互动的方式让人想起老人与孙子之间的交流,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陪伴机器人的过去

  自21世纪90年代,美国机器人科技公司iRobot推出第一台扫地机器人Roomba,目前已经经历了约20个年头。

  2002年该产品进入日本市场后,根据功能不同定价为200美元至900美元。扫地机器人Roomba被熟悉技术变革的日本消费者快速适应,而日本也成为了该产品增长最为快速的国际市场之一。

  随着扫地机器人Roomba进入日本千家万户,一些日本用户开始对他们的清洁机器人展现出了“情感依赖”现象——从给扫地机器人设定昵称,到在社交网络上跟别人分享他们所谓的“爱宠照片”,甚至组成了爱宠机器人同好会来为“新成员”进入家庭进行庆祝。

  这一现象逐渐被少数日本本地机器人制造商和企业家们所察觉,如10年前,东京的智能机器人公司Yukai Engineering的创始人青木(Shunsuke Aoki)。其公司推出了一系列伴侣机器人包括“Qoobo”——一种毛绒绒的机器人“枕头”,当你抚摸时长长的猫尾巴可以自动摇晃,其零售价为12960日元(折合约116美元)。另一种则是名为Bocco的家庭机器人,咖啡杯大小,旨在监控家庭成员健康,并可以帮助人们远程与家人沟通,费用大约为240美元。

  Bocco就是现代版的“座敷童子”(日本传统故事的妖精,它会以小孩子的姿态附在家中,传说只要有座敷童子在,家族就会繁盛。)它住在用户家庭之中,帮助用户照看家人,并且随时和家人取得联系。

  青木认为,孤独是日本面临的巨大社会问题,不只存在于老年群体之间,年轻一代也是如此,因此他们认为社交机器人的市场潜力巨大。根据日本国家人口和社会保障研究机构预测,到2040年将有40%的人是独居家庭状态。同时,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也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因此对于社交机器人的需求预计将会得到飙升。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称,2016年韩国公司大约销售了41000台智能机器人,而中国则超过了65000台。

  在日本,还有包括索尼公司出品的电子狗Aibo、治疗埃尔茨海默的海豹机器人PARO,GrooveX研发的情感治疗机器人Lovot,软银推出的人形教育服务机器人Nao和Pepper,他们的价格从几百美元到几千美元不等。

  多年来日本不仅在创新,而且在对机器的精益求精、审美和热爱上都处于了世界的领先地位。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报告中指出,日本仍然处于行业领导者的地位,2016全球52%的机器人产自日本。

  陪伴机器人的现在

  得益于成熟的机械传动和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技术。现在的机器人可以从动作、表情甚至于情感上实现更加拟人化表达。例如日本软银 Pepper 机器人之父 Kaname Hayashi 打造的治愈型陪伴机器人 Lovot。它可以识别不同的声音,并区分活物和死物。拥有六层投影的眼睛让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活着的宠物,带有触感识别的外壳可以让它感受到外界的抚摸。因此你可以挠痒痒让它咯咯笑,或者放在大腿上轻轻摇晃让它睡着。

  还有洛杉矶初创公司 Anki 的机器人 Vector。除了卖萌之外,它还可以帮你拍照、定闹钟、看到你不开心时眨眼逗你笑,甚至无聊时陪你玩游戏。这个神似经典电影形象瓦力的机器人,登录美国众筹网站 kickstarter 后,一天内就获得了超过40万的美元众筹。

  此外,估值高达 50 亿的中国厂商优必选,也拥有便携机器人悟空。它体内的 14 个伺服舵机及遍布周身的传感器,赋予了它优秀的识别感知能力和灵活的身段,让它会哭会笑会撒娇。

  陪伴型机器人的风势越来越大,就连索尼公司,也在 2016 年重启了 AIBO 电子狗系列产品,新产品拥有比上一代更灵活的身体协调性和更细腻的感知能力。

  难以忽视的质疑:机器人可以替代真人陪伴吗?

  但随着智能机器人全面繁荣和一些问题的出现,人们对于机器人能否服务好人类逐渐产生了质疑。

  这些走在行业尖端的产品,也拥有着让人望而却步的昂贵售价,所以电视或者网站上十到几百元不等的机器人更吸引家长们的视线。这些产品一般都打着教育机器人的名头,但实际效果堪忧,有网友直言所谓人工智能还不如说是人工智障。

  而法国诺欧商学院的营销学教授Gael Bonin认为:“如果你用一个机器人来替代人类的情感,它可能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可能只会加强一个人的孤独感而已。”例如教育机器人,研究人员认为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这种陪伴,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玩玩具、玩游戏来训练孩子的手、脑协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社交能力等也很重要,而这些只靠机器人是做不到的。此外,如果把教育、陪伴孩子的义务交给了机器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减少,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此外,试图让机器人过于人性化是过于危险的行为“社交机器人的设计与人类外观和行为不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越像人类相反也会带来越大的压力,特别是在家庭环境中(恐怖谷效应)。”

  特邀撰稿/晓    章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星    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