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学生中考、高考吃“聪明药”,到底有没有用?

2021-08-02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时下,学生中考、高考吃“聪明药”悄然兴起,不少家长为了提高孩子智力或记忆力,开始寻找各种益智药品和营养保健品,甚至病急乱投医。面对人生中两次大考,精心备考是必须的。但是如果过度紧张,甚至不相信自己的实力,转而去迷信一些所谓补脑药品,很有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后果。

  因为能提升人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考试中抢占先机、让上班族在工作中更容易拼出业绩,利他林等“聪明药”正在越来越多的人群中泛滥蔓延。更有甚者,还有无知的家长主动给孩子喂食“聪明药”。

  利他林属中枢神经兴奋剂的西药制剂苯哌啶醋酸甲酯,是一种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及多动症的神经类药物,服药后可以让孩子的精神高度集中。但利他林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的精神药品,即便医院处方也要限量,还需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来决定用药的剂量。

  家长所要开的“聪明药”,还有另一种同样属于神经抑制类的西药--“莫达非尼”,有人称其为“不夜神”,一般用于治疗嗜睡症和睡眠呼吸暂停。“莫达非尼”同样属于处方药,它与“利他林”有类似的功能,在使人镇定下来之后变得精力集中,还能使短期记忆力有所提高。

  家长圈中热传“聪明药” 宣称可“提升注意力”

  时下,学生中考、高考吃“聪明药”悄然兴起,不少家长为了提高孩子智力或记忆力,开始寻找各种益智药品和营养保健品,甚至病急乱投医。面对人生中两次大考,精心备考是必须的。但是如果过度紧张,甚至不相信自己的实力,转而去迷信一些所谓补脑药品,很有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后果。

  据媒体报道,食药监总局日前针对高考发布消费提示:中国经过31年高考改革,已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考生成绩除了平常刻苦学习和积累,没有短时间提高智力和学习成绩的“灵丹妙药”,家长和考生不可迷信所谓“补脑”产品。对于保健食品的选择,食药监总局提醒,一、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物,二、我国尚未批准过任何“补脑”保健食品,三、购买保健食品要“一查、二看、三对号”。

  (图片来源\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

  相信大考之前,所有的考生和家长都已经尽到了自己的最大努力。这个时候,最应该做的,是确保心态的自信平和,确保身体的健康平安,以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任何“锦上添花”的念头,都有可能变成帮倒忙。

  “聪明药”副作用大 乱服用是饮鸩止渴

  据了解,目前所说的“聪明药”主要指莫达非尼和利他林两种药物,主要用于对抑郁症、持发性嗜睡和多动症等疾病的治疗。

  有专家解释,一些多动症患儿服用“利他林”之后,“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明显改善了,成绩也自然有了显著的提高”,而莫达非尼“是一种中枢兴奋药,能让服用者保持清醒和警觉”,这两种药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被放大宣传后,“聪明药”一说由此得来。

  调查发现,“聪明药”多是海外代购药。医生介绍,这些中枢神经兴奋药,有严格的适应症,是受严格管制的药物,医生都要很谨慎使用,轻易自行服用副作用很大,常见的有失眠、焦虑、头痛、头晕、焦躁不安等,如果长期使用还可以导致抑郁、狂躁等精神症状。“没有控制好用量,很容易药物成瘾,出现幻觉、行为异常等”。而凭“聪明药”是造不出天才的,想要学习好,更需要靠养成好习惯,学会合理释放焦虑。

  网上有商家卖“聪明药” 多为海外代购 售价百元10粒

  吃了“聪明药”就能让人更聪明?调查发现,在网上海外代购“聪明药”不少,而且销量不错,学生是购买主力军,卖家在宣传药品“神奇疗效”的同时,也直言这类“聪明药”服用不当会致失眠,有网友则称服用后人很兴奋,但停药后就精神萎靡。医生表示,“聪明药”多是处方药,属于中枢神经兴奋药,不仅无法提高智力,没有控制好用量还很容易造成药物成瘾,出现幻觉、行为异常等。

  在某大型网络购物平台检索发现,有两家商户在出售“聪明药”。其中一家月销量209笔、商品售价102元(10粒)的商户描述称,“聪明药”的作用有:“清醒”、“关注学习”、“提高记忆力”,适用于“公务员、高考、嗜睡、多动症”。

  另一名月销量显示“206笔”的商家介绍,自己出售的“聪明药”也是美国进口,散装13元一粒。

  但检索发现,该商家所出售的这款“聪明药”,目前仅是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认定的一款“膳食补充剂”。

  吃了“聪明药”就能上名校? 药贩子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当然,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临时抱佛脚、瞬间提分的心理,人人都会有。可是,临场“补脑”,效果如何?2012年,网上一条“孝感一中高三学生集体打吊瓶”的微博被迅速传播,配图里那密集的吊瓶掩盖了教室本该拥有的阳光和朝气,反倒让人感觉像是进了紧张压抑的病房。专家表示,对于健康人来说,打一瓶氨基酸的作用跟吃一两个鸡蛋差不多。最终的结果也很令人伤感:“吊瓶班”全班50多名学生,无一人达到一本线。不知那些花大价钱给孩子打针的家长,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食药监总局的提醒非常及时,而且非常中肯。细想一下,如果真的有所谓提分神药,那么,莘莘学子,十二年寒窗,水滴石穿的努力,是不是抵不上几针聪明药?网友们对此纷纷回忆起大家集体“嗑”过的药:生命一号、三勒浆、维生素C、脑活素、脑蛋白水解物片……然后一致得出结论:“考前吃保健补品是种心虚不自信的表现。好成绩不是吃出来的而是努力学出来的,好状态不是补出来的而是好心态激发出来的”。

  大考面前,人人平等。平时踏实用心、具备了真才实学的孩子,在自信平和的状态下自然会最终胜出。这个时候,也许均衡、营养、可口的饭菜,对孩子更有助益。公平竞争中,其实没有捷径、没有“大力丸”、没有魔法也容不得任何诡计,只有踏踏实实的努力和清晰的判断,才是不变的“必杀技”。

  考生到底需要什么营养呢?

  我们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完全可以通过均衡的饮食结构来获得。以蛋白质为例,中国营养学会对于18岁轻体力活动者的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为男性75克/日,女性65克/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日保证鱼虾75-100克、畜禽肉类50-75克、鸡蛋25-50克、大豆类及坚果30-50克、奶类和奶制品300克就可以获得丰富的蛋白质。

  除了注射氨基酸外,考生还有一个常见的误区是:为了给大脑补充能量,于是选择喝糖水,甚至注射葡萄糖。殊不知,血糖高了之后反而会使大脑合成更多的血清素,使人更加昏昏欲睡。

  总之,建议高考考生们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均衡饮食、充足睡眠才是最好的“补品”。

  编后:

  世上本无“聪明药”,乱用药泛滥,很容易导致学子们因此走上吸毒道路。值得家长和社会各界警醒!

  文字整理/七    七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赵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