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医疗网(上海)特邀通讯员顾海鹰报道 看到我们党员在观看了人民网刊载:《红色印记微记录:“红色牧师”董健吾》后反响热烈。
我想起当年曾经无意中和董风聊起过这个故事,作为《新民晚报》特约通讯员,我推荐给了《新民晚报》并刊发了,具体时间不记得了。
在微信上询问董老师是否还保存着这份报纸?她拍了报纸的照片发我,我用朗读转文字的方式重新记录了这篇文章,并从“今日头条”上获得董风爷爷董健吾的照片,得到董风认可;征得董风同意并获得董风父亲的照片,一并用公号的方式记录下来董风祖孙三代的红色故事吧!
以下评论选自六院党员微信群等2021.7.9-2021.7.10部分观后感——
在医院我们许多员工都不知道“红色牧师”董健吾,他的孙女就是我院老护士长,现在医院体检中心工作的董风。她是实至名归的红三代。她的爷爷在我党的历史上立下了卓越的功勋。作为红三代的董风为人非常低调,一心跟党走,传承了红色的基因,值得我们学习!——六院党委原副书记:徐克涛
看了“红色牧师董健吾”的革命事迹后很感动。董风在这样家风的传承下,认真工作,踏实做人,低调不张扬,谦虚尊重人!好样的!——六院退管会:熊柳娣
谢谢董凤告诉我们这些珍贵的历史。谢谢克涛书记告诉我们真实的故事。英雄就在我们身边。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学党史,我们知道更多,也更理解。——六院神经内科专家:张进
董风护士长出生名门,真低调。——六院妇产科专家:李芬
为董风点赞红色基因永远代代相传!——六院退休党总支委员:苏美风
上海的红色历史文化记载了无数默默无闻的英雄,榜样就在我们身边。最近看了一部电视连续剧《叛逆者》,拍得很好,平时不太看好谍战片,此剧第一集就吸引了我,中国共产党发展到现在的确不容易啊。更深刻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地下中共人士的不屈不挠精神,更深刻理解叛逆者之含意的复杂艰难。——六院院办:王芝宪
红色基因永远代代相传!作为红三代的董风为人非常低调,一心跟党走,传承了红色的基因,值得我们学习! ——六院退休党总支委员:江荣坤
董风几十年工作细緻,勤奋,爱护病人,得到医护同道信任,確实是代代相随。是一位值得学习的好同事。——六院护理部原主任:陆冰
@所有人:谢谢大家的点赞和赞扬,我要传承祖辈的革命精神,将他们立下的卓越贡献发扬光大!——六院体检中心:董风
(此文2011年7月1日刊载于《新民晚报》)
我的爷爷董建吾曾利用牧师身份在中共中央特科工作。十年内战后期,他最早沟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之间的对话。1936年,他成功地护送美国新闻记者斯诺和马海德医生进入陕北苏区,并冒险收养毛泽东的儿子,还设法安全地送他们去苏联。
董风爷爷:董健吾
爷爷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当年爷爷向浦化人提出参加共产党时,浦化人神情严肃又显几分惊异地说:“当共产党可能有杀身之祸,上海的地下党员被杀了好几百。”
爷爷说:“我是认真考虑过的,我知道你是什么人,要救中国,只有靠共产党,人各有志,我相信共产党的主张,为信仰主义奋斗,虽死无憾。”
爷爷于白色恐怖中,由刘伯坚和浦化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尽管爷爷为党的隐蔽战线上的斗争做出了特殊贡献,但是解放后,爷爷并未邀功,甚至在“文革”中被打成叛徒、特务,隔离审查,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可他从不抱怨,而是相信党会搞清楚他的问题。
他的日记中有这么一段话:“什么叫经得起考验?经得起考验就是不怕斗争的熬煮,不怕火炼,搞清楚问题需要有一个过程,要经过一个时期,所以要谦虚,要能耐,一旦问题搞清了,也不要狂喜,更不应翘尾巴,切忌自我宣扬。”
看到这段文字,我非常钦佩爷爷含辱负重一心为党的精神。
董风父亲:董云飞
受爷爷的教育,1950年17岁的父亲当上了人民警察。他秉承了爷爷的坚韧,当了一年片警后就被培养为刑警。
他从一根棉纱、一句谎言、一个脸色中抽丝剥茧,破获了各种大小刑事案件,多次立功受奖。
1955年正当组织要吸收他入党时,爷爷含冤被捕,父亲的组织问题便悬了起来。
1962年父亲被调离公安队伍,到工商管理局工作。他一如既往努力工作,多次被评为六好职工,但就是因为爷爷问题的牵连不能入党。这件事成了父亲的心病。
“文革”期间,父亲被隔离审查,母亲因受株连得了重病去世,我带着妹妹生活,心灵也受到了创伤,但父亲鼓励我说,要相信党,要坚定不移跟党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爷爷得到彻底的平反昭雪,父亲24年的入党心愿终于实现了,1982年重返政法队伍,并走上了领导岗位。
也许是两代人对共产主义事业执着的信念对我潜移默化,在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后,我也积极努力地想加入中国共产党。
董风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体检中心
( 照片由本人提供)
终于,1995年,我庄严地在党旗下宣誓。
我暗暗地把爷爷和父亲作为楷模,虽然我不可能像爷爷那样充满传奇色彩地为党工作,也不能像父亲那样当好人民的卫士,但我能用实际行动当好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四年前,医院要调我到门急诊部担任护士长,当时我在原科室从事护士长工作已有四年,不仅专业熟悉,而且收入较新的岗位高。
就在我犹豫不决时,领导找我谈话说,组织上选派护理骨干加强急诊窗口工作,这是党的需要,我想到了党员的光荣使命,想到入党的宣言,打消了私心杂念,走上了新的岗位。
一晃四年过去了,门急诊部获得了很多荣誉,我也被评为优秀党员。我感到十分欣慰,我没有辜负父辈的期望,但我知道,我还要继续努力!
(备注:目前,董风护士长还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工作着。)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大楼
本文作者/董 风
文章来源/老姿色份子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七 七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