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国名医 >

艺术与医术融合 健康与美丽同在

2025-01-17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本文专访了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刘天一教授。刘教授强调术前沟通的重要性,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他认为整形外科不仅是医美,更是疾病治疗,并介绍了其参与的阿尔兹海默症和皮肤癌等疾病的治疗。另外,他还提醒求美者要理性对待医美,选择专业机构和医生,并注重术后保养。
  因疾病切掉的乳房,通过手术重还女性自信美丽;因意外断掉的手指,通过手术使之回归原位,恢复功能;因岁月流逝而衰老的面容,通过手术使皮肤再度紧致……这就是整形美容的魅力。深耕整形美容事业几十年,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刘天一教授凭着一颗匠心、一双巧手,一直奔走在努力让人变美变自信的路上,从未停歇。
  他的双手,不仅能灵活操作各种神奇的器械工具,更是塑造精彩人生的使者。他用精湛的技艺和高尚的医德,开启了健康和美丽的大门,为患者带来了新生。他的才华和毅力,为无数患者带去了希望,成就了无数精彩的人生。
  卸下六斤重负,二胎妈妈重获新生
  巨乳症是指由于乳房体积异常增大,导致身体不适或心理困扰的一种情况。自青春期发育开始,小芳就因异于常人的“巨乳”而收获不少异样的眼光。二胎出生后,小芳的“巨乳”再一次“发育”,其所承受的苦楚也日渐加重。行走时不得不含胸驼背;夜晚入睡时,仿佛有重物压着,侧卧也有压痛感,怎么也睡不好觉。胸前的“巨石”日日压迫,肩颈腰背也开始疼痛,手脚也常常麻木。
  健康开始拉响警报!平常并不反感其“巨乳”的老公也开始意识到妻子缩胸的必要性。于是,夫妻俩辗转多家医院,终于找到了刘天一教授。
  刘天一教授结合患者乳房皮肤的松弛度、乳房脂肪组织含量、腺体的含量等各方面的情况为其制定了个性化手术方案。
  四个小时的手术让小芳的乳房从巨大下垂的状态顺利填充至挺拔、圆润的形态,皮肤表面也未留下橘皮样褶皱痕迹,平滑自然。小芳的乳晕也从直径9厘米缩小至4厘米,更为重要的是,小芳的乳头、乳晕的神经、血供及乳腺组织得以最大程度保留。
  手术为小芳卸掉了六斤的重负。“我的生活终于恢复正常了,之前因为乳房过大造成的各种健康问题也迎刃而解,我真的太开心了。感谢刘教授!”小芳激动地哽咽道。
  术前沟通最重要
  “既然做了,肯定要缩到最小,最好是A!”面对小芳的诉求时,刘教授第一反应并非一味地附和。他耐心的解释道:“手术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巨乳缩小也并非越小越好。”
  整形美容就是一门顶尖艺术,是一种基于现有资源上的再创作。患者负责天马行空,医生负责理性分析,有效沟通,缜密创作,最后成就一件令双方都满意的作品。这才是最合理的分工方式。
  “每个患者在见到医生之前,其实都已经有了心理设想,希望通过一定的医疗手段能够让自己获得一个特定的医疗效果。这个想法很正常。”刘教授表示,患者并非专业出生,所以认识上肯定会有所偏差。作为医生,有必要帮助患者纠正错误的想法,并使其接受最合理的治疗方案。而这些,就需要医生拥有足够的耐心以及足够专业的理论知识来和患者沟通。
  巴尔扎克说:“人的全部本领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在每一次的门诊之中,刘教授都会耐心引导一位位迷惑和彷徨的患者走向治愈,走向美丽,走向自信。
  为了真正地做到为患者服务,他总是不厌其烦的跟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以便更详细地了解患者诉求,帮助患者制定更完美的治疗计划。也正如此,刘教授还不止一次“劝退”患者。记得有一次门诊,有一位乳腺结节的BI-RADSA分级为4级的患者,直接要求手术切除。刘教授在看了检查报告后,建议其先去乳腺外科复查,明确结节性质后再决定,同时还要与父母、伴侣进行沟通,避免产生家庭矛盾。因为刘天一深知,患者贸然接受手术会有“升级”乳腺肿瘤风险,他不能给患者“挖坑”。
  对于医美的患者,他也是如此。在治疗前,与患者进行详尽的面诊与交流,观察求美者的穿搭、谈吐、性格、生活习惯、化妆习惯等,倾听其内心需求,综合考虑求美者的状态以及未来的变化和风险,从而给予合适的面部调整建议,为其设计专属定制的变美方案,力求在每一次治疗中打造个性化的治疗效果。
  “整形美容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对健康美学的尊重。我们每一次的治疗,都承载着求美者的信任与希望。因此,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确保每一次治疗的安全与效果。”刘天一告诉记者。
(刘天一教授受访视频)
  整形外科塑造美丽和疾病治疗的结合
  都说整形外科是医学与艺术的融合,但在刘天一看来,整形外科更是塑造美丽和疾病治疗的结合。
  “公立三甲整形美容,不仅是简单的双眼皮、注射这些手术操作,更多的是承担着修复重建、修残补缺、治病救人的重任。”刘天一说道,其实整形外科可以参与到很多疾病的治疗。
  近年来,刘天一对利用整形外科手段治疗阿尔兹海默症产生浓厚的兴趣,他说:“众所周知,老年痴呆有很多病因,其中一个病因就是因为特殊性的病理性的蛋白质排泄出现了问题。如果通过淋巴管的吻合,就可以使得废物排泄更通畅了。目前已有一些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因此受益。但因为研究时间并不长,所以此类方法并不适合所有患者,还需进一步研究。”
  再比如说皮肤癌,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皮肤疾病,某些皮肤癌甚至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利用整形外科彻底切除和完整修复技术,可以获得最好的临床疗效,这也是整形外科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治疗项目,目前,刘天一教授每年都会收治大量这类病人,并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他说,“整形外科是让患者在健康的基础上寻求美丽,在美丽的前提下重获健康,它比普通的医美更有发展空间,更能给人带去希望。”
  美有千种,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如今医疗美容市场越来越火热,求美者对“美”提出了更广泛的要求,刘天一也在不断地学习以紧跟求美趋势变化,在他的世界里,没有一成不变的手术刀法,只有不断精进的技术。这些年来,他不断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将整形外科的精湛技艺与整形修复重建外科及美容外科里的多个领域深度融合,为不计其数的患者带去健康和美丽。
  爱美是每个人的天性,追求美丽是所有人的自由和权利。但在追求美丽的这条路上,刘教授却有很多心里话想对读者说。
  1.爱美并非年轻人的专利。年龄不该是阻碍我们追求更好生活的障碍,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有它的魅力。美容是一辈子的事情,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美容项目,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通过一些外在干预措施让自己变得更年轻、更美丽、更自信。
  2.不要过度追求标准美。在临床中,很多人会要求照着某个“模板”整形。对此,刘教授提醒广大求美者,美丽没有标准,没有一种美能让所有人认同,也没有一种美容手段会解决所有问题。比如大部分亚洲人就不适合欧式双眼皮,求美者一定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个体化、个性化的设计。“作为整形美容科医生,我们更多是希望患者做该做的治疗,来达到自然美的效果。”
  3.医美并非一劳永逸。临床上,有些患者会因为医美效果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从而质疑医院或者医生的能力或者治疗方法。对此,刘教授介绍,注射类项目,如注射玻尿酸可能四五个月就没有效果了;割双眼皮维持的时间和天生双眼皮的时间差不多,很多人四五十岁会出现逐步的自然衰老;眼袋手术后,如果继续熬夜,没有进行管理,两三年的时间又会出现。对于抽脂项目,如果患者体重维持在合理维度之内,效果则可以一直保持到老。所以,医美者还要注重术后的保养与管理。
  4.医美要找专业的机构、专业的医生。临床上出现手术失败或者副作用明显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对此,刘教授提醒患者,医美一定要选择专业机构、专业医生,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一名良医一份责任,历经岁月打磨,刘天一用精巧之手行精妙之术,让艺术与医术在指尖共舞,让美丽和自信在患者身上重现。从事整形美容工作数十年来,他始终保持兢兢业业、勤恳踏实的工作作风与态度,用心用情帮助每一位患者重树生活的信心,他也坚信,随着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会因为整形外科的发展而受益。
  专家简介:
  刘天一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德国弗莱堡大学及日本东京大学整形外科访问教授。“上海市卫生系统跨世纪百名优秀学科带头人”,发表SCI论文四十余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20余篇,获国家专利30余项。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本文作者/潘敬秀
摄影摄像/顾潘庆
美术设计/刘丹红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谢曼丽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