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搜索 > 妇产科 > 妊娠高血压疾病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与病因

2014-08-13   浏览量:  文章来源: 未知

核心提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与病因 1.高危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孕妇年龄40岁;子痫前期病史;抗磷脂抗体阳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初次产检时BMl35kg;子痫前期家族史(母亲或姐

  【高危因素与病因】

  1.高危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孕妇年龄≥40岁;子痫前期病史;抗磷脂抗体阳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初次产检时BMl≥35kg;子痫前期家族史(母亲或姐妹);本次妊娠为多胎妊娠、首次怀孕、妊娠间隔时间≥l0年以及孕早期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0mmHg等均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

  2.病因  至今病因不明,因该病在胎盘娩出后常很快缓解或可自愈,有学者称之为"胎盘病",但很多学者认为是母体、胎盘、胎儿等众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关于其病因主要有以下学说:

     (1)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正常妊娠时,子宫螺旋小动脉管壁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凋亡,代之以绒毛外滋养细胞,且深达子宫壁的浅肌层。充分的螺旋小动脉重铸使血管管径扩大形成子宫胎盘低阻力循环,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滋养细胞浸润过浅,只有蜕膜层血管重铸,俗称"胎盘浅着床"。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使胎盘血流量减少,引发子痫前期一系列表现:造成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的机制尚待研究。

     (2)炎症免疫过度激活:胎儿是一个半移植物,成功的妊娠要求母体免疫系统对其充分耐受。子痫前期患者无论是母胎界面局部还是全身均存在着炎症免疫反应过度激活现象。现有的证据显示,母胎界面局部处于主导地位的天然免疫系统在子痫前期发病中起重要作用,Toll样受体家族、蜕膜自然杀伤细胞(dNK)、巨噬细胞等的数量、表型和功能异常均可影响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造成胎盘浅着床。特异性免疫研究集中在T细胞,正常妊娠时母体Th1/Th2免疫状态向Th2漂移,但子痫前期患者蜕膜局部T淋巴细胞向Th1型漂移。近年发现,+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细胞)参与Th1/Th2免疫状态的调控。当Treg细胞显著减少时促进Th1占优势,使母体对胚胎免疫耐受降低,引发子痫前期。

     (3)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子痫前期的基本病理变化,它使扩血管物质如一氧化氯(NO)、前列环素合成减少,而缩血管物质如内皮素(ET)血栓素等合成增加,从而促进血管痉挛。此外血管内皮损伤还可激活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加重子痫前期高凝状态。引起子痫前期血管内皮损伤的因素很多,如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极低密度脂蛋白等,还有氧化应激反应。

     (4)遗传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家族倾向性,提示遗传因素与该病发生有关,但遗传方式尚不明确。由于子痫前期的异质性,尤其是其他遗传学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复杂的表型。在子痫前期遗传易感性研究中,尽管目前已定位了十几个子痫前期染色体易感区域,但在该区域内进一步寻找易感基因仍面临很大的挑战。影响子痫前期基因型和表型的其他因素,包括:多基因型、基因种族特点、遗传倾向和选择、基因相互作用及环境,特别是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是极重要的。

     (5)营养缺乏:已发现多种营养如低白蛋白血症、钙、镁、锌、硒等缺乏与子痫前期发生发展有关。有研究发现饮食中钙摄入不足者血清钙下降,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硒可防止机体受脂质过氧化物的损害,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避免血管壁损伤。锌在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中有重要作用。维生素E和维生素C均为抗氧化剂,可抑制磷脂过氧化作用,减轻内皮细胞的损伤。这些证据需要核实。

     (6)胰岛素抵抗近年研究发现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可导致NO合成下降及脂质代谢紊乱,影响前列腺素的合成,增加外周血管的阻力,升高血压。因此认为胰岛素抵抗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