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搜索 > 肿瘤科 > 癌症疼痛治疗 >

癌症疼痛非药物止痛治疗

2015-05-11   浏览量:  文章来源: 未知

核心提示:(一)介入治疗 癌症疼痛的介入治疗,是指针对局部或区域疼痛神经传导进行的阻滞或毁损性干预治疗。对于药物止痛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法耐受止痛药不良反应、口服困难、癌症疼痛部位相对局限的顽固性慢性疼痛患者,可以考虑选择介入治疗。该方法可以有效控制阻滞神经支配区段的疼痛,而且还能降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减轻阿片类药物的胃肠道反应。 微创介入镇痛治

  (一)介入治疗

癌症疼痛的介入治疗,是指针对局部或区域疼痛神经传导进行的阻滞或毁损性干预治疗。对于药物止痛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法耐受止痛药不良反应、口服困难、癌症疼痛部位相对局限的顽固性慢性疼痛患者,可以考虑选择介入治疗。该方法可以有效控制阻滞神经支配区段的疼痛,而且还能降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减轻阿片类药物的胃肠道反应。

微创介入镇痛治疗,是在x线透视或CT扫描引导下,在电生理监测和定位下,进行精确介入治疗。常用的微创介入镇痛治疗方法,包括祌经阻滞、祌经松解术、经皮椎体成形术、神经摧毁性手术、神经刺激疗法和射频消融术等。

例如,臂丛神经松解术治疗肩背上肢顽固性疼痛、硬膜外神经松解术治疗胸壁顽固性疼痛。腹腔神经丛阻断术或胸腔内脏神经切除术治疗上腹部内脏顽固件疼痛、腹下丛神经阻断术治疗中盆区顽间性疼痛、腰骶神经阻滞术治疗直肠或泌尿牛殖器内脏顽固性疼痛。神经破坏疗法可以选择性用于神经阻滞麻醉治疗有效的患者。

 (二)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非药物治疗癌症疼痛的重要方法。疼痛不仅是对疼痛刺激的病理生理应答。同时还伴有主观的心理感受。癌症疼痛的严重程度及其对患者全身情况的影响程度,与患者的心理行为密切相关。伴随癌症疼痛的常见心理行为包括焦虑、抑郁、害怕、失眠、恐惧、绝望和孤独感等。有时,患者的疼痛病情并非十分严重和难以控制。然而,伴随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却可能使患者感到疼痛难以忍受,同时也使癌症疼痛治疗变得复杂和困难。癌症疼痛治疗不及时,将可能在癌症患者的心理和躯体之间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严重的身心障碍。

癌症疼痛心理治疗的方法包括:心理情感支持、认知治疗、行为治疗、暗示和催眠疗法等。 必要时可以考虑给予抗焦虑、抗抑郁药治疗。为癌症疼痛患者及家属提供情感及心理支持治疗。应该贯穿于癌症疼痛治疗的全过程。倾听想者对疼痛的感受,向患者解释疼痛治疗的基本知识,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开放性语言交谈等方法是心理情感支持治疗的重要技巧。

癌症疼痛治疗过程中,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至关重要。针对件地开展止痛知识宣传教育,也是心理支持的一部分。重点宣教以下内容:鼓励患者主动向医护人员描述疼痛的程度。止痛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忍痛对患者有害无益;多数癌症疼痛可通过药物治疗得到控制,患者应当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止痛治疗,规律服药,不宜自行调整止痛药剂量和止痛方案。

吗啡及其同类药物是癌症疼痛治疗的常用药物,在癌症疼痛治疗时应用吗啡类药物引起成瘾的现象极为罕见;应当确保药物安全放置;止痛治疗时要密切观察疗效和药物的不良反应,随时与医务人员沟通,调整治疗目标及治疗措施;应当定期复诊或随访。

 (三)其他治疗

针灸、经皮穴位电刺激、按摩、热敷、冷敷、指压疗法、牵引锻炼、肌肉松弛训练和超声波等方法,有助于辅助缓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