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搜索 > 肿瘤科 > 癌症疼痛治疗 >
癌症疼痛的分类,有两种方法:一是按疼痛发病机制分类,二是按疼痛的病程分类。
(一)按疼痛发病机制分类
疼痛按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伤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
1.伤害感受性疼痛 因有害刺激作用于躯体或脏器组织,使该结构受损而导致的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与实际发生的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是机体对损伤所表现出的生理性痛觉神经信息传导与应答的过程。伤害感受性疼痛包括躯体痛和内脏痛。躯体性疼痛常表现为钝痛、锐痛或者压迫性疼痛。内脏痛通常表现为定位不够准确的弥漫性疼痛和绞痛。
2.神经病理性疼痛 外周神经或中枢神经受损,痛觉传递神经纤维或疼痛中枢产生异常神经冲动所致的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表现为刺痛、烧灼样痛、放电样痛、枪击样痛、麻木痛、麻 剌痛、幻觉痛、中枢性坠胀痛,常合并自发性疼痛、触诱发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
(二)按疼痛病程分类
疼痛按发病持续时间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1.急性疼痛 指短期存在(<3个月)、通常发生于伤害性刺激之后的疼痛,且伤害性刺激消失,疼痛也随之消失,是一种机体的保护机制。
暴发痛(breakthrough pain),又称为突发性疼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疼痛,通常是指持续性慢性疼痛的基础上,突然发作的短暂的疼痛加重。
2.慢性疼痛 指持续时间长(常超过3个月),病因不明确的疼痛,疼痛程度与组织损伤程度可呈分离现象,可伴有痛觉过敏、异常疼痛和常规止痛治疗疗效不佳等特点。慢性疼痛的发生,除伤害感受性疼痛的基本传导过程外,还可表现出不同于急性疼痛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症疼痛大多表现为慢性疼痛。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