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 典型的HIV感染经历以下阶段:急性HIV感染期、无症状HIV感染期、艾滋病期。
(1)急性HIV感染期:HIV感染可能是无症状,或者仅引起短暂非特异性症状(急性反转录病毒综合征)。急性反转录病毒综合征通常在感染后1~4周内出现,持续3~14天,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可伴有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
(2)无症状HIV感染期: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时间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以及机体免疫状况的个体差异、营养条件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在无症状期,由于HIV在感染者体内不断复制,免疫系统受损,CD4+T细胞计数逐渐下降,同时具有传染性。
(3)艾滋病期:此期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患者CD4+T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200×106/L,血浆HIV病毒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主要表现为持续1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常超过10%。部分患者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①除腹股沟以外有2个或者2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②淋巴结直径≥1cm,无压痛,无粘连;③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呼吸道症状: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风、偏瘫及痴呆等;
皮肤和黏膜损害:可发生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寻常疣及尖锐湿疣等;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