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防病治病 >

脑卒中可防可治 识别危险 积极应对

2023-10-27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脑卒中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预防的关键是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科学合理饮食,避免肥胖,节制饮酒,不吸烟。

  2023年10月29日是第18个“世界卒中日”(World Stroke Day)。脑卒中又称为“中风”、“脑血管意外”,是由于急骤发展的脑部血液循环和功能障碍,而出现突然肢体无力或平衡障碍、失语、口眼歪斜、看不清等症状。

  “世界卒中日”由世界卒中组织(WSO)呼吁设立,旨在全球范围提升加强公众对卒中的认识。今年主题为“卒中:重在预防”。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全球最大的卒中挑战,卒中发病率、患病率居高不下。此外,卒中也是我国伤残调整生命年的首位原因,是人民健康的巨大威胁,给我国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巨大负担。

  脑卒中作为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对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可以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病率,从而降低脑卒中的疾病负担。

  目前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使用的是「8 + 2」项脑卒中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很少进行体育锻炼、肥胖、有脑卒中家族史 8 项危险因素;以及个人脑卒中病史、TIA 病史 2 项既往史。

  有一些患者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通常同时存在多个危险因素:吸烟、不健康的饮食、肥胖、缺乏适量运动、过量饮酒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以及患者自身存在的一些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都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调查显示,脑卒中大部分的原因是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

  所以说它是和年龄的增加,或者是称为一种增龄性相关的一个疾病,因此说年纪越大,发病率越高。

  习惯上我们在大于40岁以后,脑卒中发病会逐渐呈现上升的趋势,因为这个时候,患者的血管状况在逐渐进行蜕变,容易受到一些危险因素的影响,血管的状况会变差,所以说年龄越大,发病率会越高。

  对于脑卒中的预防,《中国卒中宣言》向广大中国民众,提出了脑卒中可控可防的五项检疫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让民众认识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2、建议民众进行体育锻炼:一周可进行三次以上有氧活动;

  3、健康饮食:如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避免肥胖;

  4、注意戒烟限酒;

  5、民众应学会识别脑卒中的预警症状及应对方法。

  另外,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定期进行体检,每年检查一次较佳,如监测血压、血糖及血脂的水平。必要时可做血管彩超,来了解颅内外血管有无动脉硬化,对于有异常的情况,早发现、早干预。如果有卒中家族史的人群,应进行脑卒中风险评估,来预防卒中的发生。

  (截图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

  随着天气转冷,冬季即将来临,又到了脑卒中的高发季节,大家一定要提高对卒中发生信号的认识。尤其是老年人,在这个季节避免清晨过早锻炼、长时间蹲便,保持情绪稳定,加强血脂、血糖、血压和体重的监控,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或家族中有卒中史的人群,一旦发现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一侧肢体无力或不灵活等症状,要立刻就医。

  时间就是生命。及时发现脑卒中的早期症状极其重要,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也就越好。患者在发病后要立即拨打120,并通过“卒中地图”小程序功能找到距离最近的有卒中急救能力的卒中中心医院,可以立刻进入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及时得到溶栓、取栓等急救,减少卒中致死致残的发生。

  脑卒中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后遗症,包括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等,严重影响生活。康复治疗就是综合应用各种治疗手段,尽可能地减少脑卒中各种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使患者可以重返社会。脑卒中患者应尽早开展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的最佳时间是在发病后3个月以内,如果超过1年再进行康复治疗,各种功能恢复的效率将有所降低。

  本文作者/赵青青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七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