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是个标准的吃货,爱高贵的日料,也爱烟火气的烧烤,尤其喜欢海鲜。但非常不幸,不久前被诊断“溃疡性直肠炎”,听说这类疾病是不死的癌症,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是得了这病辞职的,而且再也不能好好享受美味的海鲜了,人生跌倒了低谷。
什么是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属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中的一种,另一种叫做克罗恩病。一般的肠炎多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而IBD病因不清,根治困难,且容易反复发作。饮食管理确实是炎症性肠病治疗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什么IBD患者经常被劝吃海鲜要谨慎?
因为海鲜是属于免疫原性很强的食物。免疫原性通俗来说,当人体摄入这些食物后,免疫系统可能会错误地将其视为入侵物质,从而产生过敏反应。IBD患者本身免疫功能过激、肠道黏膜受损的情况下,海鲜除了加重肠道消化吸收负担外,往往能够引起明显甚至严重的免疫反应,从而诱发或者加重病情。生的海鲜还可能含有致病性的寄生虫等病原体,能够引起IBD患者继发寄生虫感染。
小美还能吃最爱的海鲜吗?
不着急,还有解!首先不分品种、数量、烹饪、疾病时期,就一棍子打死说不能吃,那是太极端了。一般来说生的海鲜,如刺身,不管是IBD活动期还是缓解期,还是杜绝享用吧!熟的海鲜,IBD患者在活动期,或有腹痛、腹泻等表现时,也不必尝试;熟的海鲜,IBD患者在缓解期,可以谨慎尝试。毕竟深海油性鱼(比如鲑鱼、沙丁鱼、新鲜的金枪鱼)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有证据表明,欧米伽-3脂肪酸可以延缓IBD的进程。值得注意的是,海鲜过敏存在交叉反应,例如,对贝类过敏的人可能也对其他海鲜如虾、蟹过敏,因为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过敏原。IBD患者若是曾对某一种海鲜过敏,那也可以把海鲜踢出食谱啦。
小美还能吃些什么?
饮食是IBD患者挥之不去的困扰。目前没有证据证明饮食会导致炎症性肠病。迄今为止,没有发现对IBD有特异性损害作用的食物,也还没有一种单一饮食或固定的饮食计划能对所有的IBD患者有保护作用,所以IBD患者饮食必须个体化。注意饮食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减轻这些症状,改善营养,而且还能促进恢复。
以下饮食Tips给小美对美食的希望:
1.疾病在变化
疾病本身不是静止的,它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饮食模式也要随之变化。
2.平衡健康饮食
平衡、健康的饮食是关键,对IBD的患者而言,就更为重要。总体上食物要软、易消化吸收、高营养,少食多餐、定时定量。
3.避免消化问题的食品
没有硬性的标准或建议,规定哪些食物一定不能吃。如果某些特定的食物会导致消化问题,就尽量避免食用。
4.随时观察总结
在饮食过程中,患者可以注意观察病情,哪些食物对进食后效果好,哪些食物患者食后感到不适或有过敏反应,还可以通过调整烹饪方式。及时总结经验,通过饮食日记的方法摸索适合自己的个体化饮食。
希望每一名IBD患者都可以尽快找到专属自己的个体化饮食,开始享用吧!
专家简介:
庄艳
老年病科消化内科主治医师,老年医学硕士。
长期从事老年病和消化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
擅长各类慢性肝病、胃炎、胃肠功能紊乱、急慢性胰腺炎等消化道常见疾病的诊治。
本文作者/庄艳
文章来源/华东医院消化科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谢曼丽
插图来源/pixabay(侵删)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