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防病治病 >

脑萎缩是怎么回事

2023-04-07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脑萎缩的诊断最初来源于影像学医生,医生基于CT或MRI检查时,发现脑组织体积减小和脑室扩大等而做出的影像诊断。

  世界医疗网 (上海) 特邀通讯员 刘正辉 唐晓慧 报道  老万是某媒体的总编辑,从新闻媒体工作30多年,长期加班熬夜,身体严重透支。最近,他老是感觉头昏、头痛,而且睡眠不佳,到医院检查显示有轻度的脑萎缩。老万心里焦急,想知道脑萎缩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找到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汪锡金求诊。汪教授给老万详细讲解了脑萎缩是一种什么疾病,并且介绍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和延缓脑萎缩的发生。

  什么是脑萎缩

  脑萎缩(brain atrophy)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脑组织萎缩的一种现象。影像学上表现为脑组织体积缩小,脑白质变性,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扩大。脑萎缩多见于50岁以上,病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男性多于女性。

  脑萎缩的诊断最初来源于影像学医生,医生基于CT或MRI检查时,发现脑组织体积减小和脑室扩大等而做出的影像诊断。而临床医生则更关心引起脑萎缩的原因,脑萎缩的原因往往分为两种:一种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脑组织老化引起的,叫做生理性脑萎缩;另一种是疾病导致的,叫做病理性脑萎缩。

  生理性脑萎缩

  大脑的部分容积在中年开始逐渐减小,皮质逐渐变薄,脑室逐渐变大。据报道,人在60岁以后,大脑容量每年会减少0.5%到1%。这种没有特定原因引起的,与年龄增加相关的脑萎缩称为生理性脑萎缩。

  病理性脑萎缩

  由特定原因引起的脑萎缩,如过量饮酒,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最常见的有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老年痴呆症),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脑炎等。

  脑萎缩会出现哪些表现

  (1)性格改变,患者变得淡漠,懒于与人交往;(2)生活习惯刻板怪异,性格急躁多疑,啰嗦重复;(3)近记忆缺损,如经常失落物品,难以记起刚做过的事情;(4)最初常出现头晕头痛,多梦失眠,逐渐发展至反应迟钝,喃喃自语,答非所问,甚至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等。

  如何“预防”及“延缓”脑萎缩

  在临床上,“脑萎缩”到底严不严重,需要神经内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具体影像学表现、是否有临床症状等来进行综合判断以决定诊治方案。对于具体疾病引起的脑萎缩,需针对该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脑萎缩”是由于老化引起,目前没有特别好的治疗办法,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及“延缓”:

  (1)保证规律的生活方式及良好的睡眠,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过度波动;(2)走向社会,增加社会活动,增加沟通交流,经常读书看报;(3)适度锻炼;(4)合理饮食,避免高盐高脂,戒烟戒酒,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5)控制血压、血脂、血糖,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及再发。

  现在您了解脑萎缩了吗?如果日后检查发现脑萎缩,不必过度惊慌,可由专科医生进行病情判断,定期复查,如果临床症状逐渐进展则需及时就诊。

  【作者简介】

  唐晓慧,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

  汪锡金,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本文作者/唐晓慧 汪锡金

  图片来源/摄图网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星   炫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