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防病治病 >

抑郁症有三大误识给康复带来了困难

2021-03-12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人的幸福固然少不了物质的富裕与事业的进步,但不论贫富穷达,追求快乐则应该始终是人生的第一要务。尽人力,顺天意,我想应是人生处世的最好态度。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类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弱、悲观失望、思维迟缓、猜疑多虑、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性欲食欲降低、失眠早醒、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全身不适等,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对患者、家庭及社会都带来痛苦和负担。在高竞争高压力的环境中,全球的发病人数在快速增加,我国也不例外。但人们对此病的重视、认识与治疗都显得明显不够。

  该病有三大误识给康复带来了困难。

  一是认为此病就是百姓所谓的“神经病”,怕别人知道后会受鄙视而讳疾忌医。其实百姓所谓的“神经病”,是指医学上的精神分裂症。而抑郁症虽也属于精神类疾病,但两者并非同一疾病。实际上现在此病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人们对此的理解和宽容也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是片面认为形成此病的原因是生活或工作中的不愉快、痛苦等不良情绪(我把此称为“恶性”压力)刺激所致。其实还有不少恰恰是由良性压力所造成的,即由于积极、向上、正面的负荷过大而造成的对心理的过大压力。古代范进中举而致狂的例子就是说明。另外还认为,得此病的人都是天生性格温和内向者,外向者不会得。其实是否成病的关键因素在于个人心理承受能力及压力的强度大小这两个条件而不在于内容。这就是为什么在同样压力下为何有人自杀而有人不自杀;有些人事业发达却依然跳楼的道理。

  三是担心服了抗抑郁西药后上瘾而需终身服药。其实这也是不必的。就西医而言,即使重症抑郁症被首次确诊后,如能坚持用药5年左右,一般也是可以治愈的。故大多数病家随着病情的控制好转可以慢慢撤减而最终停服的。

  至于医师则尤其要着力加强对隐匿性抑郁症的诊断能力。因为这类病家大多表现为非情绪化的心外症状,如反复或持续出现各种躯体、脏器不适或植物神经症状,而忧郁情绪往往被掩盖得很深。病家也常常不找精神科而去其他科室就诊,故医师极易误诊。

  传统中医将此病归属到“郁证”、“脏躁”、“百合病”等门类,主要方法是疏肝解郁。早年我按此治疗,但疗效低下,尤其对病情较重者疗效更差,就认为此病中医难有作为。后来从西医对此病的认识及药理中得到启发,认识到情绪忧郁会破坏阴阳平衡、扰乱脏腑气机、损伤脏腑精气。此病形成后大多已由肝郁气滞阶段而进入化火以致扰心神乱,故肝火心火炽烈成了主要矛盾。而传统把肝气郁滞的初始病机作为全程的病机,显然是失当的。因此我就采用了峻泻心肝之火为主再兼以疏肝重镇的方法,疗效就明显提高了。

  得了此病后,他人与自己的心理疏导也是十分重要的。开阔心胸是防止抑郁症的最好良方。人要学会自慰自劝,要加强与自己内心的交流与和谐。人生总有不如意,无非是每个人的具体内容不同而已。生活中的艰难大多数一般都是阶段性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全程。每个人的生活境况是各不相同的,不要多跟比自己好的人比,而要多跟不如自己的人比。要学会满足与释放性的忍耐。要学会懂得你所临遇的好事或者坏事,其实都是你生命中的必然,故都应安然接受自调平和,而不能只要好的拒绝坏的。人要有自知之明,还要量力而行。此力并非仅指智力、体力,还指心力(心理承受能力)。一切难以承受的事都要理智地避免。

  现在的心理健康建设在国内还严重不足。不久前,政府准许注册心理陪护师可以开展“陪聊”业务。我认为这是一个观念上十分可喜的巨大进步。但问题在于心理工作者的数量及整体的自身素质还偏低。故政府应高度重视民众心理健康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此病对国民、社会与政府带来的危害性,应在政策及财政上加强力度。大学要加强专业设置,加快人才培养。大中小学都应设置心理辅导课并配置心理老师。

  人的幸福固然少不了物质的富裕与事业的进步,但不论贫富穷达,追求快乐则应该始终是人生的第一要务。尽人力,顺天意,我想应是人生处世的最好态度。

  本文作者/张建明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七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