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防病治病 >

年过四十,勿忘每年做1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

2024-01-31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人到中年,头疼背疼应警觉 。

  世界医疗网(上海)特邀通讯员顾海鹰报道    去年秋初,40岁的张先生在家属的搀扶下来到上海某医院看病:“其他的毛病没有,两条腿总是发麻,没法走路。”

  除了为患者检查下肢和髋部外,细心的医生还为张先生做了胸片和CT检查。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肺癌晚期——癌肿已转移,压迫了神经,使张先生下肢发麻,无力行走。一个月后,张先生就带着遗憾永远地离开了他的家人,只留给家人无尽的哀思。

  肺癌患者并不都表现为胸闷、咳嗽、发烧和痰中带血这些典型的呼吸系统症状,有很多即使到了晚期也只是表现为肺外症状,非常隐蔽,在门诊时我们都是详细地询问还有哪儿不好,不能有一点疏忽。

  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胸心外科的病例记录表上,记录了肺癌五花八门的表现。有的病人是头疼和精神焦躁,后被证实是肺部癌细胞通过血液转移到了脑部;有的病人在肝部触摸有硬块,检查结果是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肝脏;还有的病人浑身骨头疼痛,那是癌细胞转移到了骨组织……

  “肺癌在早期不容易发现,等到这些肺内症状或者是肺外症状出来,一检查就是中晚期。”医生说,“只要是转移到了脑子里,毫无疑问就是晚期,这种转移的病例平均生存时间只有8个月。”

  每年一次常规体检中的胸透检查并不能确保安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胸心外科的肺癌病人往往在上一次体检的时候,他们的身体还很正常。”

  如果能在一期就及时发现并规范治疗,肺癌的治愈率可以达到70%,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肺癌患者总的临床治愈率仅为15%,无法早期发现是根本的问题。

头疼背疼应警觉

  肺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患者刚开始的症状没有感觉肺部有异样,正是由于这些症状与肺癌似乎沾不上边,经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如出现刺激性干咳,咳出的痰并带血丝,全身感觉腰酸背疼,或身体某个部位经常发生炎症和骨关节异常,这时就应该有所警觉,到医院做检查,对早期的诊断和早期的治疗有帮助。

  令人遗憾的是,不少患者经常在疾病发展到晚期才表现出临床症状,所以仅有大约15%的肺癌能在癌细胞扩散到邻近淋巴结或其他部位之前得到早期诊断。淋巴结没有转移的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50%。可惜的是,很多病人,即使在现有检查尚未明确诊断之前,癌细胞已经扩散了。

  对于那些在癌细胞扩散之前就被发现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早期肺癌病人,平均生存率令人满意。但目前仅有15%的肺癌病人可在这样早期、局限时被诊断出来。70%~80%肺癌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治愈机会,五年生存率很低。因而肺癌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很多早期肺癌的诊断都是很偶然的,也就是说他们是在由于其他疾病的检查时被发现的,比如说,诊断可能是由于其它原因例如心脏病、肺炎、或肺的其他疾病需要做的影像学检查(象胸片、胸部CT)、气管镜检查(通过一根柔韧易曲的纤维导光管看支气管的内部)、癌的细胞学检查(痰脱落细胞的显微镜检查)而发现的。

  
有效筛查很重要

  筛查是指对那些没有相关症状的人群进行针对某一疾病的检查,肺癌经常在出现症状前即有肺外转移,因此,肺癌早期诊断的有效的筛查能挽救很多人的生命。

  定期做胸片及痰的细胞学检查(显微镜下痰找脱落细胞)已在临床上应用了很多年,最新的研究指出这些检查并不能使肺癌的诊断提早到可以让病人有机会治愈。因此,肺癌的筛查对于公众,即使是那些高危人群如吸烟者来说,并不是一项常规检查。

  最近,一项新兴的X线技术称作低剂量螺旋CT,在吸烟者及有吸烟史患者肺癌的早期诊断方面获得了成功。低剂量螺旋CT检查照射剂量为普通螺旋CT的50~60%低于普通的X-线正侧位胸片和胸部透视的照射剂量,对人体相当安全。

  在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每年有大量中老年人定期接受低剂量螺旋CT检查,事实证明该检查对人体相当安全。美国癌症协会(ACS)提出,对那些还在吸烟或有吸烟史,吸二手烟严重的、或有职业病史的患者应该意识到肺癌危险因素长期存在。对于那些希望肺癌早期诊断而要求检查的病人,应让他们了解有关检查程序及治疗的一些最新进展的优点。

  美国癌症协会(ACS)提出:理想的做法是,正在吸烟或有吸烟史,吸二手烟严重的、有职业病史、家族中已有患肺癌者的中老年人应该对肺癌保持警惕。即使是没有症状的45岁以上中老年人,也应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普查。

  那些正在吸烟的人们也应该明白预防肺癌的最好方法是戒烟,这是降低患肺癌而死亡的危险性的最有效的措施。

  
一滴血就查出人体是否具有癌变倾向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逐步完成,科学家们又进一步提出了后基因组计划,蛋白质组(proteome)研究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蛋白质组学是现代科技前沿,它是研究一个细胞或组织中所有蛋白质的总和,国内外在这方面刚刚起步。与基因相比,人类蛋白质组所包含的蛋白质数量更大,相互作用更复杂,并直接造成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任何生理、病理变化或药物影响的结果都与蛋白质成分和数量的改变密切相关,所以,只要找出各种疾病的特殊标志分子,从理论上说就可能探查出疾病早期最微小的指标和征兆。这种分子诊断技术为疾病诊断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1994年,澳大利亚学者Williams和MarcWilkins等提出了“蛋白质组(proteom)”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日本学者田中耕一因提出了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质谱技术(简称蛋白质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而于2002年荣获了诺贝尔奖。基于这一技术开发出的蛋白质质谱系统现已投入科研应用。

  蛋白质质谱技术能从极少量的血液标本中快速检测到极微量的蛋白质信息,特别适于筛选疾病标志物,可在癌症的早期阶段就发现其蛛丝马迹。

  医院胸心外科发挥国际最先进的蛋白质质谱系统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等优势,成功地筛选出肺癌标志分子。可以通过一滴血就查出人体是否具有癌变倾向,而不是等身体里长出一堆堆的癌细胞才能查出。

  应用蛋白质质谱技术筛选肿瘤标志物必将极大地推动肺癌早期诊断研究的进展,为人类最终战胜肺癌这个隐蔽的杀手做出贡献。

  在此我们呼吁:立即放弃“讳疾忌医”传统心理!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每年应定期例行1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如果发现肺部有小的阴影或结节,辅以蛋白质质谱技术检查血液。只要做到早查早治,肺癌并不可怕!

  本文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晓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