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搜索 > 外科 > 原发性肝癌 >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2014-09-04   浏览量:  文章来源: 未知

核心提示:肝癌出现了典型症状,诊断并不困难,但往往已非早期。所以,凡是中年以上,特别是有肝病史的病人,如有原因不明的肝区疼痛、消瘦、进行性肝脏增大,应及时作详细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肝癌出现了典型症状,诊断并不困难,但往往已非早期。所以,凡是中年以上,特别是有肝病史的病人,如有原因不明的肝区疼痛、消瘦、进行性肝脏增大,应及时作详细检查。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和检测甲胎蛋白(AFP),有助于早期诊断,甚至可检出无症状、体征的微小或小肝癌。

    肝癌血清标志物的检测:

    1.AFP  血清AFP≥400ug/L,持续性升高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胎胚源性肿瘤等,即可考虑肝癌的诊断。AFP低度升高者,应作动态观察,并结合肝功能变化及影像学检查加以综合分析判断。临床上约30%肝癌病人AFP不升高,此时应检测AFP异质体,如为阳性,则有助于诊断。

    2.血液酶学及其他肿瘤标记物检查  肝功能相关的酶可能升高,但缺乏特异性。绝大多数胆管细胞癌病人AFP正常,部分病人癌胚抗原(CEA)或CA19 -9升高。

 

    影像学检查:

    1.超声  是目前有较好诊断价值的非侵人性检查方法,并可用作高发人群中的普查工具。超声可显示肿瘤部位、数目、大小、形态以及肝静脉或门静脉内有无癌栓等,诊断符合率可达90%左右,经验丰富的超声医生能发现直径1.0cm左右的微小癌;通过超声造影可提高肝癌的确诊率。

    2.CT  分辨率较高,诊断符合率高达90%以上;CT动态扫描与动脉造影相结合的CT血管造影(CTA),可提高微小癌的检出率。多层螺旋CT、三维CT成像更提高了分辨率和定位的精确性。

    3.磁共振成像(MRI  诊断价值与CT相仿,对良、恶性肝内占位病变,特别与血管瘤的鉴别优于CT,且可进行肝静脉、门静脉、下腔静脉和胆道重建成像,可显示这些管腔内有无癌栓。

    4.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诊断正确率达95%左右,对血管丰富的癌肿,其分辨率低限约0.5cm。由于是创伤性检查,只有在必要时才考虑采用。

    5.超声导引下肝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有确定诊断意义;但可能出现假阴性,偶尔会引起肿瘤破裂、穿刺针道出血和癌细胞沿针道扩散,临床上不主张采用。肿瘤位于肝表面,经过各种检查仍不能确诊者,可行腹腔镜检查。

    原发性肝癌主要应与肝硬化、继发性肝癌、肝良性肿瘤、肝脓肿、肝棘球蚴病,以及与肝毗邻器官,如右肾、结肠肝曲、胃、胰腺等处的肿瘤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