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国名医 >

小儿外科专家陈杰:勿以“疝”小而不为

2022-10-08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陈杰做客《世界医疗网》,为大家带来小儿外科常见病的精彩分享。
  相信很多家长都听说过小儿疝气,但对于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解不深,而且面对小朋友成长过程中的各类疾病,都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孩子身上一些常见的疾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陈杰做客《世界医疗网》,为大家带来小儿外科常见病的精彩分享。
  宝宝生病勿惊慌,就医选择需谨慎
  妈妈在给1岁的小宝洗澡时,发现他左侧腹股沟处鼓起了一个肿块,用手推了一下,肿块又消失了。这可吓坏了第一次照顾孩子的宝妈,她赶紧上网查找相关信息,经过线上沟通联系到了当地一家以环境和服务著称的私立儿童医院。
  经过检查小宝被确诊为腹股沟斜疝,也就是俗称的“疝气”。
  医生表示这是个小毛病,进行微创腹腔镜手术后就可以治好。小宝父母看到这家私立医院环境优美、服务热情,就同意了手术。不料术后刚过一周,疝气就复发了。
  小宝父母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忙带着孩子来到了上海市新华医院小儿外科,从事小儿外科工作20余年的主任医师陈杰一经诊断就发现上次手术存在明显不足,还需再次进行修复。在可视化的腹腔镜手术过程中,陈主任拍了很多照片,术后跟小宝父母详细地讲解了问题所在。
  通过这段回忆,陈杰主任告诉我们,在多年临床工作中他发现很多家长对疝气的认知不足,往往很容易走入治疗误区,甚至在一些不够权威专业的机构进行手术,这给后期康复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不必要的麻烦。
  对此他也特别提醒广大新手父母,孩子一旦出现健康问题需要进行手术,在选择就医时一定要慎重决策,多方面综合考虑。尤其是面对鱼龙混杂的互联网信息,更要拥有甄别能力,不能只注重医院环境、服务等因素,而忽视了医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万一发生上述案例中的情况便是得不偿失了。
  (世界医疗网记者采访新华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陈杰)
  小儿疝气常发生,若不重视危害多
  小儿疝气,俗称“小肠气”、“脱肠”,临床上又叫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儿童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关于其发病原理,陈主任解释,简单理解就是:人体内有一层膜包着各种脏器,但如果这层膜周围结构发育得不完整,有不严实的地方,大小肠、网膜、卵巢之类脏器就随膜结构很容易通过这些个薄弱环节出突出来。
  儿童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内环处有一袋状突出称为“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阑尾、卵巢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尤其是在宝宝哭闹、咳嗽时最容易脱出。相关资料显示,疝气一般发生率为 1%-4%,男孩是女孩的3-10倍,早产儿则更高,且可能发生于两侧。
  小儿疝气若不引起重视,会对孩子的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产生严重影响,除了影响儿童发育,由于疝囊内的肠管或网膜、卵巢、输卵管等容易受到挤压或摩擦引起淤血、肿胀,致使疝气不能回归原位,导致腹股沟疝嵌顿,发生梗阻、坏死等危险情况,重则危及生命。
  疝气未必能自愈,先观察后再手术
  谈及小儿疝气的治疗,有家长认为疝气事小,随着儿童生长可以自愈;也有人说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否则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期。那么疝气究竟能不能自愈?什么年龄选择手术效果最好呢?
  陈主任表示,一周岁以内的宝宝平时大都平躺着,不受重力影响,而且部分患儿在这个阶段腹膜鞘状突未完全闭锁,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腹壁肌肉逐渐加强,如果护理得好,尚有自愈的可能。因此一般不建议一周岁以内马上做手术,而是采取暂时观察、及时复位等保守措施,拟让其自行长好。一旦过了一周岁,疝气还没有自愈,那就建议尽早进行手术,因为一岁以上腹股沟斜疝的自愈率很低,及时手术还可以预留充足的时间使得腹股沟管发育完好。但是男孩嵌顿疝由于肠管等压迫周围的精索血管导致睾丸缺血而影响睾丸发育,如果发生嵌顿的时间久了会导致睾丸萎缩。女孩发生腹股沟斜疝进入疝囊的往往是卵巢、输卵管(也称为附件),反复进入疝囊的卵巢血运受损还在其次,输卵管被挤压导致最后闭塞不通是成年后不育的一个因素。为了规避对女孩生殖器官的二次伤害,女孩嵌顿疝禁止手法复位。因此对于男孩和女孩嵌顿疝要及时手术治疗。
  目前疝气手术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开刀的方式,在腹股沟区的地方切一个小口,找到疝囊进行高位结扎。另一种是采用腹腔镜技术,在腹膜外进行腹股沟内环高位结扎。随着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治疗疝气的腹腔镜手术也越来越微创化,腔镜不仅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内部结构,最大程度避免误伤精索,同时还可以发现隐匿性疝并一次手术,避免二次手术带来的创伤。而且具有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势。
  
(世界医疗网专访陈杰主任视频)
       小儿先天性结构畸形怎么办?
  除了常说的疝气,小儿先天性结构畸形也是陈主任为代表的小儿外科医生们在临床工作中最常碰到的疾病。
  先天性结构畸形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有些异常出生时即可发现(如脐膨出、腹裂、肠闭锁、多指/趾畸形等),有些则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如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甚至数月后才逐步显现。
  一些常见的先天性结构畸形有,例如消化系统各种闭锁:食道闭锁、胆道闭锁、肠闭锁等,各种胸腹腔囊实性占位:肺囊腺瘤、先天性膈疝、肠管重复畸形、腹腔畸胎瘤等,再比如泌尿生殖系统:先天性肾积水、隐睾、尿道下裂等,还有肌肉骨骼及四肢发育异常的多指、并指、脊柱侧弯等,都是小儿先天性结构畸形中的一部分。
  陈主任介绍,随着目前胎儿医学的兴起,很多先天畸形都可以通过母体怀孕时的B超等检查检测出来,如判断是严重的致死性畸形,则建议孕妇及时进行流产。但随着当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数常见的结构畸形都可以通过后期手术矫正恢复正常,部分疾病还可以采用微创治疗,减轻患儿的痛苦和家庭的负担。因此广大孕妇朋友面对胎儿发育过程中的一些异常,一定要引起重视,但也不必过于恐慌,早发现早检查,及时进行胎儿医学多学科会诊、咨询,都能让孩子得到有效的治疗。
  小儿包皮、包茎到底要不要割?
  小孩包皮过长需要割吗?割包皮后会不会对生活产生影响?几岁做包皮手术更好?陈主任发现,每逢寒暑假,家长们总会带着这些问题来到门诊,在孩子该不该割包皮这件事上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包皮都需要割掉”陈主任解释,刚出生的男孩,包皮口狭小,包皮与龟头之间还会有粘连,包皮难以翻开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被称为生理性包茎。到了3岁左右,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包皮口逐渐松弛,包皮也开始自然退缩,与阴茎头之间的粘连也会逐渐分开。至于何时能翻开,每个小朋友的情况都不太一样。有的3岁宝宝,包皮就可以翻开,有的10岁才能做到。
  对于这类生理性包茎,如果没有包皮炎症、尿路感染、排尿异常等不良症状,都可以等一等,不用着急。三岁前不建议做任何特殊处理。
  但是与之对应的病理性包茎,病理性包茎是因创伤、炎症、感染或医源性损伤等导致包皮阴茎头病理性粘连或包皮口出现瘢痕性增生、挛缩,包皮弹性变差,阴茎头不能显露,也称继发性包茎。这类情况就需要尽早带去医院治疗,一般建议行包皮环切术。但是近年来由于环境或饮食等因素的影响,隐匿型阴茎也比较常见,也多表现为阴茎外观小、龟头不能外露引发了家长的担心和焦虑,要强调的是隐匿型阴茎与包茎完全是两回事,治疗方式完全不一样,需要小儿外科专科医生来诊断和治疗,不能简单的行包皮环切术。

(世界医疗网采编人员与陈主任合影)
  专家简介:
  陈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肛肠学组委员。从事小儿外科工作20余年。承担上海市科委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文章10余篇,目前主攻专业为新生儿外科、小儿普外科及微创外科,专业范畴内的常见疾病有: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及新生儿外科各类畸形(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疾病、先天性膈疝等),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及泌尿系统疾病如:包茎、隐匿性阴茎等。
  专家门诊时间:
  专家门诊:周一下午,周二下午;特需门诊:周五上午。
  本文作者/李   晓
  本文摄影/徐智伟
  美术设计/张丽萍
  插图来源/摄图网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李   晓
  (文中图片均已获版权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