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国名医 >

慢性肾衰患者最关心的九个问题

2023-05-19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世界医疗网专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主任林钐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而21世纪以来,慢性肾功能衰竭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糖尿病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
  平日里,人们该如何养肾护肾、预防肾脏疾病?为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关爱肾脏健康,关注慢性肾脏病,加强疾病管理和科学治疗。5月9日,笔者专访了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主任林钐,就慢性肾脏病知识进行解读。
  林钐主任是肾病科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肾脏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擅长蛋白尿、血尿、各种肾炎、肾功能不全、痛风性肾病、高血压肾病、尿路感染的诊治,特别是在膜性肾病、IgA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领域颇有建树。
  一、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是如何引起的?
  林钐主任:我们说的慢性肾脏疾病分为5期,尿毒症是第5期,也就是终末阶段。
  常见的慢性肾脏病主要是有原发性肾病和继发性慢性肾病以及遗传性肾病。
  原发性肾脏疾病包括IgA肾病与膜性肾病,对于这类肾病的治疗,首先需要通过详细的检查仔细鉴别,例如通过肾穿刺来明确具体的病理类型,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继发性肾病有一大类是由代谢紊乱性疾病导致的,比如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痛风,其他常见的继发性肾病原因包括风湿免疫性疾病、肿瘤、肝炎等疾病。
  这些慢性肾脏病随着病程进展,逐步肾功能减退,发展至终末期肾病,重度肾功能衰竭,也就是尿毒症。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
  二、哪些原因可使慢性肾功能恶化
  林钐主任:肾脏疾病需积极控制病情,因为疾病不断发展,肾功能减退,会引发相应并发症,比如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肾性骨病、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等,进一步损害肾功能,最终导致重度肾功能衰竭,也就是尿毒症。因此,要了解疾病正确的应对方式。
  日常伤肾的行为包括吸烟、熬夜、暴饮暴食、饮食过咸、饮水过少、过度劳累、剧烈运动、进食一些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食物等。
  感染是导致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原因,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提高抵抗力,注意防护,避免感染。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保持血糖稳定是保护肾功能的最基本措施;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等是导致各种肾脏病肾功能下降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各种类型的肾脏病患者而言,控制血压、血糖、尿酸和体重都是基本而重要的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恶化的重要措施。
  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建议大家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且应定时定量的补水,改善代谢保护肾脏,肾脏出现问题时及时就医避免病情的发展。
  三、慢性肾衰竭并发症有哪些
  林钐主任:慢性肾衰竭在早期的时候症状不是很明显,很多患者都无法及时的发现疾病,所以不能及时对慢性肾衰竭进行治疗。慢性肾衰竭不及时治疗还会引起并发症。肾脏病的并发症可以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如感染、凝血功能异常、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肾性骨病、高钾血症、低钙高磷、代谢性酸中毒等,严重时可以导致心衰,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肾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还可能进一步加重肾脏病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也是应当积极治疗的。

 (林钐主任接受世界医疗网采访视频)
  四、怎样减慢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林钐主任:在慢性肾脏病1-2期,肾功能正常的阶段,治疗目标是争取临床缓解,根据原本病的不同积极治疗蛋白尿、血尿,争取达到临床缓解。进入到慢性肾脏病3-5期,肾功能不全,治疗目标则是延缓肾功能进展、保护肾功能稳定,并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降低致残、致命性危险风险,同时尽可能使患者生活质量维持良好,使其避免或延缓进入肾脏替代治疗。这时要明确病因,去除影响肾功能的可逆因素;控制饮食,限制蛋白摄入;控制血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以及对症治疗其他各种并发症。与此同时,及早积极地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地延缓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延长肾功能衰退的进程。可以通过中药内服和外治、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一步起到延缓肾衰竭进展。中药高位结肠透析就是将高位结肠透析与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起来的新技术,属于无创型外治法。利用结肠透析机,药液可达高位结肠,充分扩大了结肠黏膜的可透析面积,改变了传统的灌肠面积小且吸收能力差的不足,能使注入的药物较长时间地保留在肠道,更好地发挥通腑泻浊的功效。中药高位结肠透析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患者接受度与耐受度较高,是适用于大多数未进入替代治疗(也就是血透、腹透)的慢肾衰患者的安全有效治疗手段。
  五、从中医角度讲慢性肾衰的病因
  林钐主任:慢性肾衰在中医中属于“虚劳”、“关格”、“溺毒”等的范畴,其病因病机我们认为以脾肾虚损为本,水湿、湿热、浊毒、瘀血为标,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中所藏元阴元阳为一身阴阳之根本,慢性肾衰肾气不足、肾精亏虚,无力推动脾之运化,脾运化功能失调则易致清浊不分,形成“湿、浊、淤、毒”等病理产物,则脾肾损伤更甚,使肾病进一步加重。因此我们强调从脾治肾。除了主因与脾肾虚损有关,诱因则常责之于外邪侵袭。因多数病人由风水发展而来,部分患者虽无风水史,但有反复感染风邪和湿热的病史。
  在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基础上,日常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药物损害、房事不节以及年老肾气自衰等各种原因的影响而削弱机体正气,使抵抗力下降,阴阳平衡失调,加之外来风邪、湿热等乘虚内侵脏腑所致。故我们慢性肾衰也应按《内经》所云“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使得慢性肾衰患者带病延年。
  (林钐主任与世界医疗网采编合影)
  六、慢性肾衰竭如何用药物治疗
  林钐主任:临床上根据慢性肾脏病的分级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减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一二期主要是健康教育,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控制高蛋白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积极治疗和控制尿蛋白减少肾功能损伤。
  三到四期避免和纠正损伤的危险因素,如防止累及肾脏的疾病复发和加重,血容量不足、组织创伤和大出血、严重感染、使用具有肾毒性的药物、严重的营养不良等,其次是纠正慢性肾脏病渐进性和进行性加重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蛋白尿、高血压、高血糖、感染、贫血等。给予低蛋白饮食,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延缓肾功能的恶化,防止尿毒症的发生。
  对于五期患者,及早采取治疗措施,必要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终末期肾病可以进行透析的治疗,肾透析相当于肾的排泄功能,可以清除水、部分代谢产物,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非常具有优势。慢性肾衰竭在早中期,就是代偿期、失代偿期,中医药治疗的优势非常明显,能够减少蛋白尿、延缓进展,降低血肌酐、尿素氮等。
  而且中医治疗的方法非常多,包括中药汤剂口服、中药灌肠,还有像贴敷、脐疗、针灸、督疚等各种方法,综合治疗来讲,会起到一个非常好的作用。
  即使到了终末期,进入到了肾脏替代治疗的时候,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时候,也可以同时应用中医药治疗来保护残余的肾功能,减少残余肾功能的丢失、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减轻临床症状,所以中医药的治疗可以贯穿在慢性肾衰竭的始终。
  七、血透、腹透分别是什么?该如何选择?
  林钐主任:血透和腹透也就是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并没有绝对完全的好坏之分,两者有各自的优缺点。但共同机制,都是替代肾脏清除人体的代谢废物。因此需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1、腹膜透析:
  主要通过利用腹膜的半透膜特性,进行体内代谢物质、毒素等的清除,操作较简单,可在家中自行操作,无需穿刺;腹膜透析溶质和水的去除比较缓慢,血容量控制相对稳定,透析过程中较少发生症状性低血压,因而对心脑血管影响小;且腹膜透析对于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更好;饮食限制相对宽松,容易为病人所接受。若腹膜透析的作用不佳可选择血液透析。但因腹膜透析可在家中自行操作,有发生腹腔感染的可能性。相对血液透析体内毒素清除率为低;腹透液中会丢失一定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物质,出现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低钾血症等。腹膜透析还适用于各种活动性出血不宜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但前提是患者腹膜功能处于完好状态,如腹膜外伤或者手术受损,则不适合进行腹膜透析。
  2、血液透析:
  即将血液引入体外的透析器中进行代谢物质和水分等的清除,必须在医院血透中心进行,每周2-3次,每次3-4小时,且每次需要穿刺造瘘血管通路。但血液透析对毒素的清除能力更强,可以更准确地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感染率相对低;在医院治疗,护士操作安全保证。但是血管通路的建立和维持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最主要的问题,尤其是糖尿病肾病,比较早发生血管钙化和硬化,容易造成造瘘困难和瘘管堵塞;可能出现失衡综合征、心脑血管事件、营养不良等并发症。血液透析主要适用于水钠潴留、心衰以及出现严重电解质紊乱的尿毒症等情况。
  建议患者选择何种透析方式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八、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正常范围
  林钐主任:慢性肾脏病更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数据显示,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约为10.8%,而知晓率仅为12.5%。即使是健康人群,也要重视定期体检。建议45岁及以上人群每年都要接受体检。评估肾脏功能包括很多检查,除了抽血之外,还可以做尿常规分析以及泌尿系的彩超、CT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以及是否有肾脏相关疾病。
  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的正常范围,一般要<30mg/g。当做尿常规检查,尿蛋白阴性的时候,可以进一步做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也就是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检查,以便更早发现肾脏的损害。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正常范围一般不超过30mg/g。
  如果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在30-300mg/g,提示有微量白蛋白尿,这个时候比较多见的疾病,比如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或者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可以更早地发现肾脏疾病,特别是早期的糖尿病肾病。
  九、肾脏病高危人群更要注意筛查?
  林钐主任:对于慢性肾脏病高风险人群,如有肾脏病家族史,或自身有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痛风、心血管疾病这些基础疾病的人群,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关等可能出现肾脏损害的人群,肿瘤患者,以及经常服用抗生素和具有一定肾毒性药物的人群,高龄(大于65岁)及肥胖等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测。我们除了要重视慢性肾脏病,也要重视急性肾损伤,因为急性肾损伤诊断越早,导致慢性肾脏病的几率就越低。
  专家简介:
  林钐
  肾病科主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药协会肾病中药发展研究专委会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精准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委员。长期从事肾脏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师从国内多位中西医肾病大师,是“丁氏内科流派徐嵩年学术思想”传承人,上海市名中医、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陈以平教授的虹口区名中医工作室负责人。
  擅长蛋白尿、血尿、膜性肾病、IgA肾病等各种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高血压肾病、尿路感染等的诊治。尤其擅长治疗膜性肾病(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和慢性肾衰,主持开展了中药高位结肠透析,延缓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血透、腹透的时间。还擅长“脾肾双补”,重视先后天之本,对中医养生保健调理虚损病有独特疗效。
  参编《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医治疗》、《常见肾系疾病的中医预防和护养》、《陈以平肾病治验传薪与临床研究》、《徐嵩年学术经验集》等著作五本。主持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健委等课题多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发表核心期刊、SCI等论文共二十余篇。研究成果参与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曾先后获得上海市首届“杏林新星”、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届“海外中医中心人才”、上海中医药大学“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下午。
  特需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本文作者/赵青青
  摄影摄像/顾潘庆
  美术设计/张丽萍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七   七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