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国名医 >

卢水华教授谈结核病防治

2019-06-25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上医治未病,卢水华教授呼吁,结核病防治工作不是培养更多医生治疗更多的结核病人,而是防治并重,预防先行——访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结核科/结核病研究中心主任 卢水华教授
  导读:近日,南京市建邺区美吉姆国际儿童教育中心万达店一教师感染肺结核,在随后曾与其密切接触的104名学员、相关家长和全部17名员工的肺结核筛查中,7名学员感染,没有发病,是否为患病教师感染所致,还无法确认。就本次事件,《世界医疗网》在6月14日召开的“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期间,有幸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结核科/结核病研究中心主任卢水华教授。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的传染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且结核病的传染性很强,可由结核病患者通过咳嗽向空气中释放的飞沫中的结核杆菌传播。
  何为结核潜伏感染?
  结核潜伏感染通常是指体内(通常是肺)存在结核杆菌,但仍未出现明显的症状。结核潜伏感染者的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但无症状且痰中也无结核菌。在某些情况下,结核菌可以一生持续感染而不发病。
  儿童结核潜伏感染是指儿童机体内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但没有发生临床结核病,没有临床症状,没有细菌学依据或者影像学方面活动结核的证据。
  结核病潜伏感染的危害
  结核潜伏感染者是否发病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感染结核杆菌量的多少、细菌毒力的强弱,以及感染者自身的免疫状况等。
  结核潜伏感染者一生中发展为结核病的风险约为5%~10%,由于结核潜伏感染的发病时间不可控,关于潜伏感染,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方针政策,都缺乏足够的重视。
  结核病发病率如何?
  据了解,在我国结核病每年新发病例90万例,占全球新发病例的10%,且疫情分布地区差异显著(发病率22-201/10万),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控形势严峻。其中0-14岁儿童结核病患者近10万人,占全人群报告结核病患者的10%左右。
  采取何种结核病防控策略?
  我国,相继出台《“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结核病》、《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2019—2022年)》等政策方针,结核病防控策略主要以主动发现患者、规范治疗、控制传染源为主,但在HIV感染者和有密切接触史的儿童的感染检测和预防性治疗方面尚未系统开展,也缺乏国家指南和数据参考。
  我国结核病现状
  全国结核病疫情持续下降,报告发病率从2012年的70.6/10万下降到2018年的59.3/10万,治疗成功率保持在90%以上。但是,当前我国结核病流行形势仍然严峻,是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位居全球第2位,每年新报告肺结核患者约90万例,位居甲乙类传染病第2位,部分地区疫情依然严重,学校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耐药问题比较突出,患者医疗负担较重,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儿童结核病有其自身特点
  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儿童潜伏感染人群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的可能性更大,意味着儿童结核病情况严峻。而儿童结核病医生的缺乏,也为儿童结核病发现、诊断和治疗带来诸多问题。
  儿童和成人身体发育的差异,导致儿童结核病有其自身特点,在治疗儿童结核病方面,不仅要提高儿童结核病防治意识,更要加大培养相应专科人才,做好后续准备工作。
  防微杜渐,忧在未萌
  结核潜伏感染者接受抗结核预防性治疗,可以使其发病的风险大大减少。据研究,正确全程的预防性治疗,可以降低60%~90%的发病风险。
  上医治未病,卢水华教授呼吁,加大科研工作,尽早解决儿童结核药物安全问题,减少后代患结核病的可能,而不是培养更多的医生,去治疗更多的儿童结核病。
  专家简介:
  卢水华
  主任医师,教授,副院长,第二届国家名医获得者,国家十三重大专项负责人,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结核科/结核病研究中心主任,呼吸道应急病房主任,遵义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上海市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所结核病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副主委,中国医促会结核病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儿童结核病专委会主委,中国防痨协会学校与儿童结核病分会主任委员,国家药监局新药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多杂志副主编、编委及审稿专家。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上海市医学进步奖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各级杂志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在NEJM , LANCET, PNAS等杂志发表SCI 20余篇,IF>2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