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国名医 >

骨科专家康一凡:与你聊聊骨与关节不为人知的故事

2024-01-26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专访上海第四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康一凡教授。
  自2017年1月世界医疗网首次采访康一凡教授以后,转眼间已到了2024年1月。伴随着清晨的暖阳,穿过车流如织的马路,世界医疗网采编一行来到了上海市虹口区三门路1279号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再次见到康教授,他还是一如既往的保持着他乐观幽默的心态与气质。微笑时常挂在他的脸上,勾勒出更多坚定和热情的纹路。
  从医之路
  1989年,康一凡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长海医院骨科研究生。
  “94年博士毕业以后,我就一直留在长海医院骨科工作了。那个时候长海医院的骨科是一个综合的科室,还没有具体分各种专业。到了长海医院骨科以后,我发觉医院的骨关节、运动医学科几乎是比较空白的,没有专门的人做专业的事。所以在那时候,我就对骨关节、运动医学科有了兴趣。”康一凡说。
  1999,康一凡得到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前往美国深造。在那里,他学习到了更多骨关节、运动医学科的知识。学习结束回国后,康一凡就专门从事骨关节、运动医学科的工作了。
  2004年,康一凡带领着他的团队独立开展了中国大陆第一个LARS人工韧带重建交叉韧带手术。至今已有20年,在这20年中,康一凡和他的团队做了很多这样的手术,并且术后效果都很好,几乎所有的病人都能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中。
  2016年,康一凡遇到了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当年吴孟超院士所在的东方肝胆医院在嘉定安亭准备新开一家大型综合三甲医院,即现在的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因其是综合医院,如果要有骨科,就需要一位骨科主任。
  “当时,我和吴老已经比较熟悉了,因为我给吴老的家里人看过病。所以他那时候就跟医院说,如果我们医院要找一个骨科主任,你们就到对面长海医院把康一凡给弄过来,来我们这里当骨科主任。因此我在2016年就有幸就加入到了吴孟超院士的团队里。”康一凡说。
  2016年-2022年,康一凡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工作了六年之久,后因军队改革和年龄限制原因,康一凡就退出现役了。
  2022年7月1号,康一凡来到了上海第四人民医院并成立了骨关节、运动医学科。四院在康一凡来之前可以说在关节外科和运动医学方面几乎也是空白的,于是康一凡就向当时的院领导提出还是干自己的老本行,即骨关节、运动医学科。

(康一凡教授团队)
  当问到从长海医院到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再到上海第四人民医院,经历了不同的环境和同事,康教授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他说:
  “我现在所在的科室具有一支强大的主力军,我们拥有8个90后的硕士、博士,所以我自己也把我这个60后变成90后了,天天跟一帮年轻的小伙子们在一起,我自己都觉得年轻了。其实只要你真诚的去对待对方,充分的去沟通交流,工作都是很好开展的。”
  每个人选择医学的理由各不相同,有人应时代而生,有人因长辈的期许,有人因个人的兴趣,还有些人可能是命中注定……最初的选择不过是医者成长路上的晨光熹微、是医术发展的序幕。而康教授大概就是兴趣使然加上命中注定了。

(康一凡教授与世界医疗网采编合影)
  医患同心
  生命,总是脆弱而顽强的,并肩作战的医患双方让这份顽强无比强大。在康一凡的心中,每一位患者都是一个值得尊重和全力以赴的故事,正是这样的理念,成就了医患合作的奇迹,把一次次对抗疾病的过程变成治愈的诗篇。
  路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康一凡始终相信,身为医者,他的使命就是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学习,同时用医术和人文关怀呵护每一位患者的生命。
  康一凡主刀各类关节手术已经超过10000例,而在数字背后有一位特殊的患者让他至今难忘。
  那是一位获得过国家残奥冠军的女孩子,因双侧的髋关节发育不良和脱位导致她不能像常人一样站起来。康一凡还记得第一次见她时,她是坐着轮椅的。
  女孩非常渴望能站起来,她这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站起来。
  在进行一系列详尽的诊断评估之后,康一凡决定先给女孩做右侧髋关节的置换手术。手术结束后,女孩已经基本可以站起来并拄着拐杖一点一点行走。但那时还是以轮椅为主,因为还有另一侧的髋关节,两侧肢体长短大概有七八公分的差距,所以女孩还是没法正常行走。
  约六年后,女孩又来了,她说她要做另一侧即右侧。
  “当时我还跟她开玩笑,我说你如果这一次做好了,你以后肯定就不能拿到残奥冠军了,因为你不能参加残奥会了。”康一凡说。
  第二次的手术也很顺利,现在的女孩基本能够正常走路了,并且还是一家击剑俱乐部的教练员。
 
 
(专访康一凡教授视频)
  医学科普
  1.“饭后走一走,能活九十九”,该说法正确吗?
  从人体的生理学来说,吃完饭以后是不能马上就走的,因为胃需要动员很多血液来消化食物。且若饭后马上行走,运动系统需要供血,从而就会导致胃部的供血减少,是不利于消化的。所以饭后需要静坐半小时以上,留给血液足够的时间来消化胃里的食物。
  康教授表示:食物消化完之后再进行运动才是对身体有益的。现在人的生活工作节奏都很紧张,如果定一个特定的时间去完成运动可能大多数人做不到,所以我们只需要保持每天有十分钟的走路状态即可,这样对保持骨骼系统和心脑血管的活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2.膝关节出现问题的人越来越多是何故?
  膝关节出现问题的人群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年轻人群体,他们运动、爬山、滑雪。常人的膝关节在下坡跟上坡时所承受的负担达到人体体重的300~400%的压力,且它的结构流动是以骨骼为主的,膝关节外面包裹和血液供应各方面相对都比较少,容易发生交叉韧带损坏等运动损伤的情况。因此,喜欢这些运动的人群在运动之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让肌肉、骨骼关节都打开,且在运动时要避免受伤。
  另一类是老年人群体,他们的膝关节到五六十岁后,就会开始退变老化,因此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了。
  对此,康教授特别提醒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膝盖的保暖措施,比如像一类人群喜欢穿裙子和靴子作为穿搭风格,但这种穿搭在秋冬季节会使膝盖暴漏在冷空气中,如果早年受凉,那么等将来年纪大了之后是会出现问题的。
  3.体检MRI查出腰椎间盘突出何种情况需要就医?
  每个人做MRI体检出来以后,MRI报告上写的椎间盘突出,或是L5—S1、L4-L5椎间盘突出伴变性,类似这种的情况并不一定需要手术治疗。因为腰椎的手术是非常慎重的。腰椎手术以后,患者在3年、5年、8年甚至10年以后,做第二次手术的几率是非常高的。所以针对腰椎,如果能不手术,就尽量不要手术。对于MRI报告上显示的情况也不要紧张,到医院找一位专业的脊柱外科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即可。
  腰椎的治疗是因人而异的,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症状轻度的伴腿麻酸胀的患者,可以做保守治疗,康复运动(理疗、热敷、牵引)。
  另一种是症状体现很重的且评估下来身上的神经有损害的患者,且已经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程度,那么就需要手术治疗。现在关于腰椎的很多手术都是微创,所以大家不要紧张。甚至有的患者第一天手术做完第二天就可以走路回家了。

(康一凡教授受访照片)
  4.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睡硬板床有好处吗?
  在老百姓的印象当中,觉得腰不好睡硬板床,但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腰椎有问题的人不能直接睡硬板床,可以睡特硬席梦思(手摁下去稍微有点弹性的)。当然如果你的家里已经是硬板床了,那么你的床上最少要铺三层褥子,这样才能达到舒适的睡眠。
  5.老年人的骨折为什么没有年轻人恢复的快?
  年轻人的骨骼硬软且具有弹性,老年人骨骼疏松脆弱且弹性差。所以同样摔一跤,年轻人可能爬着就起来了,老年人就可能是类似骨折了。
  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龄以后,骨头会退变。所以对老年人来说,保护骨骼是很重要的。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①平常自己生活当中要注意安全,
  ②要多吃点含钙高的东西,
  ③要适当的运动,
  ④要多晒晒太阳。
  6.骨科微创手术里的各种关节置换是真的拿出来换新的吗?
  康教授把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比喻成了装修队装修房子,“你的房子很旧了,但我们不是拆迁队来拆房子的。我们就是把你房间门打开,把你坏的地板、瓷砖、桌椅、水龙头运出去。然后重新铺上新的地板,装上新的桌子、水龙头,给你重新做吊顶、贴瓷砖。房子还是你的,但里面是全新的。做完手术以后除了膝盖前面有一条疤以外,外面看起来都是一模一样的。
  而髋关节就是拿掉一部分坏死的股骨头。也可以把髋关节置换手术比喻成装修队装修房子,只不过装修动静大一点,需要把里面很多东西清掉,换成全新的一个人工的股骨头在里面。一般来说一个关节换完以后,用个20年是没有问题的。”
  7.伤筋动骨一百天的说法正确吗?
  伤筋动骨100天实际上是传统中医治疗,但当今社会医学发展迅速,微创化以后,术后第二天就会让你活动了。
  当然有些地方是要相对固定的。比如说崴脚,这种情况就是伤筋了,伤筋以后是不能马上就能动的,韧带的损伤最少需要三周很好的固定。
  对此,康教授呼吁广大群众:如果你出现一些骨科的问题,要第一时间到医院进行诊治。医生会根据你的伤情,制定一个最适合你的治疗的方案。
  8.骨折和骨质疏松有关系吗?
  骨折是骨头受到一个外力作用使它断开。举个例子,一块木头肯定是比一块木炭不容易断,木炭一掰就断,而骨质疏松的骨头就相当于木炭,正常的骨头也就相当于木头。所以骨质疏松一定是容易骨折的,对此我们要加以预防,要防止自己的骨头骨质的疏松。
  特别是女同志们,随着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骨头容易疏松,因此我们要从年轻的时候开始预防,适当运动,晒太阳,多吃含钙高的食物,让骨质骨骼强壮起来。到50岁、60岁以后,要注重预防骨质疏松和保护,不要容易摔跤,不要过度运动,因为疏松的骨质是更容易骨折的。
  口述实录
  1.部队医院与地方医院的区别是什么?
  部队医院与地方医院的区别主要是接触的病人群体不同。
  部队医院接触的病人群体里军人比较多,军人相对年轻,而且他们急性的创伤可能比较多。部队训练上,有时候会引起慢性的劳损。
  地方医院的群体有两种,一种是老年人,关节老化退变;一种是年轻人,他们喜欢运动,可能就运动创伤比较多。
  我个人在部队医院待了40年了,在地方医院即现在的四院待了一年半下来,我觉得都是相通的,差别不大。
  2.有的患者患上骨科问题后,常会托关系找专家。有的患者托到上海卫建委某些领导,领导也会推荐到上海第四人民医院找您诊治,上海那么多医院与专家,对您的医技特别相信,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得到领导和广大老百姓的认可我很高兴,但我肯定也会竭尽全力的做好每一项工作,认真细致对待每一个病人。我经常和我们科里的年轻医生说,要把你们的每例手术都当成是第一例,每一个病人都是你们的第一个病人。
  3.做医生很忙,尤其是像您这样的大咖,学术与临床再加上疑难杂症会诊等,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中,您是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和情感关系的?
  我太太曾跟我说过一个故事,我太太也是学医的。在她读书时,她们的上课老师是一位著名的骨科医生,并且很帅气。医生跟她们说,姑娘们你们以后找对象千万不要找医生,尤其不能找骨科医生。她说她一直记得这句话,但是没想到最后她自己还是嫁了一个很忙的骨科医生。
  有一天早晨我很早起来,我特别想表现一下,想先煮个粥,结果我找不到我们家米放在哪里,这让我觉得非常惭愧。
  我女儿很小的时候,有一天很紧张的问她妈妈:“妈妈你和爸爸你们是不是分开不在一起了?我已经有一个礼拜都没看见爸爸了。”因为在我走的时候他还没睡醒,而晚上回去的时候她睡着了。后来她的妈妈跟她说没有,她就拍拍自己说:“这样我就放心了。”那时候她才两岁,有时候我想起这个事,我就觉得好笑,但是也有一点心酸。
  我经常开玩笑说,我们骨科医生忙起来是两头不见太阳,早晨太阳没出来我们肯定出门了,晚上回去可能月亮就跟我们作伴。但是选择从事这个职业,那你必须得服从。当医生除了体力上的付出,时间上的付出,各种压力也是非常大的。所以有时候很多方面可能也得舍弃掉一点,这种东西都是不能两全的。
  4.您认为骨科技术未来会向哪些方向发展?
  骨科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微创化。微创技术肯定会更进一步的发展,且在骨科会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包括现在的关节镜,脊柱的椎间孔镜等,以后会有更多的手术可以用微创来处理。
  第二是机器人辅助。随着AI技术的发展,借助机器人辅助的骨科手术也越来越多,让手术实现微创化。
  第三是3D打印技术。在骨科当中3D打印技术运用的很多,比如翻修的关节手术,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破坏的骨骼模型,根据这个模型来设计相应的关节假体和手术步骤,让手术更加准确且清晰。将来该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能够打印一个关节出来。
  第四是再生生物材料。比如干细胞技术在将来可能你的半月板坏了,那么就用再生的材料让你重新长一个半月板出来。
  第五是智能康复。可能未来可以借助机器人、物联网、传感器、人工智能技术等提高智能的康复。
  第六是多学科合作。材料学科、生物制剂学科、再生医学学科等多学科合作。
  总体来说骨科的将来肯定是更加微创化、更加精准化,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
  专家简介:
  康一凡
  主任医师、骨关节、运动医学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著名关节外科专家,曾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关节运动医学科首席专家、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行政主任。在长海医院骨科从事临床工作三十多年,具有丰富的诊治关节创伤、疾病的临床经验。累计完成各类关节手术10000余例。
  主要擅长:关节镜外科微创技术、运动创伤医学、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肩袖撕裂、肩周炎等伤病具有丰富经验;复杂疑难关节疾病的阶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僵直等疾病;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治疗包括但不限于老年性膝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内外翻性膝关节畸形、外伤性膝关节僵直等伤病;人工关节置换失败后的再次翻修手术;四肢关节周围肿瘤采用肿瘤瘤段整块切除技术及关节功能重建保肢技术等;关节内及关节周围各类复杂创伤、骨折的手术及功能重建。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C102诊室
  特需门诊:周四上午E510诊室
本文作者/谢曼丽
执行主编/尹学兵
摄影摄像/顾潘庆
美术设计/刘丹红
值班编辑/谢曼丽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