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国名医 >

粪菌移植:化粪成金,便为良药

2021-01-28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专访上海交大 IBD 中心主任/ FMT质控中心主任吴坚炯。
  公元三四世纪,我们的老中医们就已经“以粪入药”了,如望月砂、五灵脂、白丁香等,但粪菌分离的方法非常简陋,可以说是FMT的“2G时代”。人类对粪菌的利用和研究从未间断,发展至今,微生物测序、生物信息学技术以及对菌群整体观的理解为揭示复杂菌群的内在属性提供了新的直观证据,使得粪菌移植成为一种新兴治疗手段。
  认识人体肠道菌群
  我们人体表面和内部“寄居”着数以万亿计的共生微生物,它们几乎存在于身体的每个部位,包括皮肤、口腔、肠道、呼吸道、泌尿道等。这些微生物群落被称为人体微生物群,由细菌、真菌、古菌和病毒(噬菌体)等组成。虽然仅占人体总质量的1%-3%,但在人类健康中却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些科学家认为人体微生物群是一个人体的重要“器官”,因为人体微生物群的全部遗传物质对人体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以及情绪和认知能力都至关重要。
  细菌是人体微生物群最主要的部分,也是目前被研究最多的微生物。大多数细菌生活在肠道内,大约有15000-36000个菌种,数量超100万亿,形成一个巨大且复杂的微生物群体,即“肠道微生态系统”。上海交大IBD中心主任/FMT质控中心主任吴坚炯介绍说,这一庞大的微生物群寄居在人体肠道中,分工有序地调节人体自身发育、免疫、营养物质代谢、神经及提供营养、能量;参与免疫激活和抗肿瘤;解毒、清理肠道;对有害菌的抵抗等功能,人体机能正常运转离不开肠道微生物的调节作用。
  日常生活中,人们谈菌色变,但在我们身体的细菌,尤其是肠道中的细菌经过漫长的进化,它们与人类早已达到共生共存的状态。肠道菌群数目庞大,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
  有益菌也被称为益生菌,主要指各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要素,可以合成各种维生素,参与食物的消化,促进肠道蠕动,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长,分解有害、有毒物质等;有害菌如葡萄球菌,其数量一旦失控大量生长,就会引发多种疾病,产生致癌物等有害物质,或者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中性菌指具有双重作用的细菌,如大肠杆菌、肠球菌等,在正常情况下对健康有益,一旦增殖失控,或从肠道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就可能引发许多问题。
  什么是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又称为粪便移植、粪菌治疗、肠道微生物移植等,是针对肠道疾病的一种新兴治疗技术,通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至患者胃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以纠正肠道菌群紊乱,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器官移植”。
  虽说它是一种新兴技术,但其实人们很早就应用过粪便治疗疾病。东晋时期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曾记载“并善,又绞粪汁,饮数合至一二升,谓之黄龙汤,陈旧者佳”,当时用于治疗中毒性腹泻及感染性肠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也曾对粪菌液用于肠道疾病的治疗做了记载,但当时并未对其传承推广。
  2013年美国胃肠病学会将粪菌移植写入临床指南。目前,在澳大利亚、美国、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有数千例治愈患者。近年来,粪菌移植技术在中国各大医院的临床应用也逐渐普及。截至2019年,全球已注册的粪菌移植临床研究项目280多个。目前国内对肠道菌群的研究也已形成热点,有100多家医院正开展肠道菌群移植工作。
  粪菌移植目前能治疗哪些疾病?
  据上海交大IBD中心主任/FMT质控中心主任吴坚炯介绍,粪菌移植主要运用于治疗肠道相关性疾病,如艰难梭菌感染、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放射性肠炎等。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领域为感染性腹泻、炎症性肠病、便秘等胃肠道疾病的治疗。
  我们还可以用它来治疗非肠道疾病,如肝脏疾病(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综合征(肥胖、糖尿病)、帕金森综合征、抑郁症、孤独症等。目前研究证明粪菌移植的适应症接近二十种,肠道疾病、代谢相关疾病,还有与肝病相关的肝性脑病,以及跟脑肠轴相关的阿尔兹海默病、自闭症、抑郁等等,均可以通过菌群移植得到治愈或缓解。
  粪菌移植治疗对肿瘤患者的帮助也极大。肠道菌群和恶性肿瘤的关系复杂而密切,可以作为生物标记物、诊断工具、治疗靶点,是肿瘤精准治疗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通过粪菌移植重建患者肠道菌群后再行免疫治疗、化疗和放疗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的肿瘤治疗策略,可有效提高化疗药物有效性,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抗PD-1药物的疗效。
  自体粪菌库解决“原料”难题
  要移植粪菌,就要面临“原料”来源的问题。并不是随便一个人的粪便都可以使用,为了分离一份优质的不含病菌的粪菌群,对捐粪者的要求很高:必需没有任何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和胃肠道疾病),饮食生活都很健康,至少3-6个月内没有发生腹泻、没有使用过抗生素等等,还有其它多项限制性条件,所以合格的粪便不好找。
  2020年元旦前两天,全球首个肠道菌群移植(FMT)质控中心暨自体粪菌库正式揭牌,由上海交大IBD诊治中心、上海FMT专委会、奇辉生物科技(扬州)有限公司联合在上海成立。上海交大IBD中心主任/FMT质控中心主任吴坚炯说,“全世界首台能够实现肠道全菌群自动化分离设备的发明和投入使用预示着FMT‘5G时代’的到来”。
  人类粪便的整体成分会受到饮食和其他生活方式的影响,移植异体粪便可能会出现病患先前未遇到额的潜在病原微生物,而自体粪便可以培养出更适合自己肠道环境的微生物,菌群的病原体等风险可以预测,因此更为安全。自体粪菌库的成立解决了以往肠道菌群提取的不确定性,让临床评估医疗效果可控、可预测,也让“将健康提前存储起来”的畅想照进现实。
  粪菌移植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结肠镜下移植后,需要卧床休息至少2小时,尽量避免下床活动。
  2.经肛保留灌肠一般建议在餐后3小时(可以选择晚间睡前)实施,以避免餐后肠蠕动的高峰期。灌肠后即休息,避免下床活动,卧床时采取膝胸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仰卧位各15分钟交替休息。
  3.术后一般建议半流质饮食,推荐摄入米汤、稀饭、馒头,根据病情逐渐开放饮食。
  4.一般建议移植术后1周、4周、12周进行一次随访。
  5.粪菌移植技术总体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多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些症状一般可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
  相关链接:
  上海交通大学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成立于2011年,受交大医学院直接领导开展工作,中心主任吴坚炯,秘书长韩露,截至2020年12月已有全国62家三级、二级医院加盟、5个工作站和1家IBD专业护理医院,是炎症性肠病顶尖专家汇聚中心,也是目前全球拥有分中心最多最大的IBD诊治中心!中心下设有中国炎症性肠病数据库,中国炎症性肠病选择性白细胞吸附治疗中心,中国结直肠肿瘤无创筛查适宜技术研究基地,粪菌移植中心,上海FMT专委会,上海FMT质控中心,全球自体粪菌库,干细胞治疗中心,炎症性肠病实验检测平台,炎症性肠病专项公益基金会,炎症性肠病刊物,炎症性肠病规范化诊治病房,患者教育体系等平台。同日本,欧美的多家医院建立合作网络!以上海交大IBD中心为基础骨架于2017年成立中国lBDMDT联盟,每年8月共同主办世界华人IBD大会。2021年2月中心同平安好医生牵手成立中国炎症性肠病专病医院(网络)开展线下结合线上的诊疗业务!
  (中心联系地址为:上海市虹口区海宁路100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号楼15楼,邮编200080)
  专家简介:
  吴坚炯
  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医学院),是著名内科泰斗巫协宁教授关门弟子,长期从事消化科临床工作近三十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肝、胆、胰等各种消化道疑难危重疾病、尤其擅长治疗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胃肠良恶性肿瘤,消化不良,顽固性腹泻和便秘等,擅长内镜下诊断和治疗,擅长消化道动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消化身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目前是中华IBD MDT联盟主席,上海交通大学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主任,交大IBD粪菌移植中心主任,交大干细胞研究治疗中心主任,中国炎症性肠病数据库中心主任,中国炎症性肠病白细胞吸附治疗中心主任,上海FMT专委会主任,上海FMT质控中心主任,全球自体粪菌库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炎症性肠病专委会委员,上海消化医学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身心疾病分会委员,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委员,中国装备协会lBD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肠道联盟常务理事,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炎症性肠病专委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消化心身专委会主任,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全国微生态专委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炎症性肠病公益慈善专项基金会主任,上海交大lBD体外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华消化心身联盟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消化专委会首席,炎症性肠病刊物主编,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成药杂志、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等常务编辑及审稿专家,溃疡性结肠炎网首席在线专家,上海药膳协会、上海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协会、国际自我保健基金等常务理事,主持和参加多项重大课题研究,著有五十多篇核心论著及SCl论文,并主编参编二十多本专业书籍。
  本文作者:张狮驼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江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