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搜索 > 儿科 > 溶血尿毒综合征 >

溶血尿毒综合征的病因

2014-09-13   浏览量:  文章来源: 未知

核心提示:【病因和分型】 本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根据临床特点一般分为: 1 .腹泻后 HUS ( post-diarrhea HUS,D+HUS ) 又称典型 HUS ,占全部病例的 90 %左右。本病继发于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O 157 : H 7 、

【病因】

本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根据临床特点一般分为:

1.腹泻后HUS(post-diarrhea HUS,D+HUS)  又称典型HUS,占全部病例的90%左右。本病继发于致病性大肠埃希菌O157:H7、O26、O121、O145等产志贺样毒素(shiga-like toxin,Stx)的细菌感染。75%的病例与大肠埃希菌O157:H2感染有关,该病菌寄生于家畜的肠道,常通过污染的食物或饮水播散。

2.无腹泻HUS(non-diarrhea HUS,D-HUS)  约占10%,又称非典型HUS。病因不明,可散发,部分有家族史。该型预后较差,病死率高达25%,约50%的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近年来发现,非典型HUS为补体调节异常性疾病。编码补体调节相关蛋白,如H因子、I因子、膜辅助蛋白(MCP)等的基因突变,导致补体旁路途径过度激活,增加非典型HUS的易感性。散发病例的常见诱发因素包括:

(1)感染:包括细菌感染(肺炎球菌、空肠弯曲菌、伤寒杆菌、假单胞菌属、耶辛那菌、类杆菌等)和病毒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流感病毒、EB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

(2)药物:使用环孢素、他克莫司、丝裂霉素、顺铂、吉西他滨、氯吡格雷、噻氯匹定、奎宁等。

(3)其他: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恶性高血压、器官移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