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搜索 > 妇产科 > 子宫内膜癌 >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2014-08-19   浏览量:  文章来源: 未知

核心提示:【治疗】 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放疗及药物(化学药物及激素)治疗。应根据肿瘤累及范围及组织学类型,结合患者年龄及全身情况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早期患者以手术为主,术后根据高危因素选择辅助治疗。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高危因素有:非子宫内膜样癌或低分化腺癌、深肌层浸润、脉管间隙受侵、肿瘤体积大、宫颈转移、淋巴结转移和子宫外转移等。晚期采用手术、

  【治疗】

  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放疗及药物(化学药物及激素)治疗。应根据肿瘤累及范围及组织学类型,结合患者年龄及全身情况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早期患者以手术为主,术后根据高危因素选择辅助治疗。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高危因素有:非子宫内膜样癌或低分化腺癌、深肌层浸润、脉管间隙受侵、肿瘤体积大、宫颈转移、淋巴结转移和子宫外转移等。晚期采用手术、放射、药物等综合治疗。

  1.手术治疗  为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目的一是进行手术一病理分期,确定病变范围及与预后相关因素,二是切除病变子宫及其他可能存在的转移病灶。术中首先留取腹腔积液或盆腔冲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查,然后全面探查腹腔内脏器,对可疑病变取样送病理检查。子宫切除标本应在术中常规剖检,确定肌层侵犯深度,必要时可行冰冻切片检查,以进一步决定手术范围。手术可经腹或在腹腔镜下进行。切除的标本应常规进行病理学检查,癌组织还应行雌、孕激素受体检测,作为术后选用辅助治疗的依据。

  I期患者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有下述情况之一者,行盆腔淋巴结切除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①可疑的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②特殊病理类型,如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癌肉瘤、未分化癌等;③子宫内膜样腺癌G3;④肌层浸润深度≥1/2;⑤癌灶累及宫腔面积超过50%。Ⅱ期行改良广泛性子宫切除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同时行盆腔淋巴结切除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Ⅲ期和Ⅳ期的手术应个体化,以尽可能切除所有肉眼可见病灶为目的,手术范围也与卵巢癌相同,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2.放疗  是治疗子宫内膜癌有效方法之一,分腔内照射及体外照射两种。腔内照射多用后装治疗机腔内照射,高能放射源为60钴或137铯。体外照射常用60钴或直线加速器。

  单纯放疗:仅用于有手术禁忌证或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患者。腔内照射总剂量为45~50Gy。体外照射总剂量40~45Gy。对I期Gl、不能接受手术治疗者,可选用单纯腔内照射外,其他各期均应采用腔内腔外照射联合治疗。

  放疗联合手术及化疗:术后放疗是I期高危和Ⅱ期内膜癌最主要的术后辅助治疗,可降低局部复发,改善无瘤生存期。术后辅助放疗可能使有深肌层浸润、G3及淋巴结转移者获益。对Ⅲ期和Ⅳ期病例,通过放疗和手术及化疗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

  3.化疗  为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综合治疗措施之一,也可用于术后有复发高危因素患者的治疗以期减少盆腔外的远处转移。常用化疗药物有顺铂、多柔比星、紫杉醇、环磷酰胺,氟尿嘧啶、丝裂霉素、依泊苷等。可单独或联合应用,也可与孕激素合并应用。子宫浆液性癌术后应给予化疗,方案同卵巢上皮性癌。

  4.孕激素治疗  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癌,也可试用于极早期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其机制可能是孕激素与癌细胞孕激素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延缓DNA和RNA复制,抑制癌细胞生长。孕激素以高效、大剂量、长期应用为宜,至少应用12周以上方可评定疗效。孕激素受体(PR)阳性者有效率可达80%。常用药物:口服醋酸甲羟孕酮200~400mg/d;己酸孕酮500mg,肌内注射每周2次。长期使用可有水钠潴留、水肿或药物性肝炎等副作用,停药后即可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