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视界 >

没错的上海居民,努力齐心“沪”家园

2022-04-25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2022年4月25日,上海浦西小区封控第24、25天封控日记。

  2022年4月25日,上海浦西小区封控第24、25天。

  “今天一大早,我妈从家里拿了米和菜给一对不会网购的老夫妻,我妈说上海的老阿姨,很感谢地和我妈说她姓什么,老公姓什么,年轻时在哪工作……真的心酸,上海人民又没做错什么,为什么要受这种苦,而且上海人民大多隐忍、感恩、生怕给别人添麻烦,希望疫情早点回去。”——专家童医生

  为你妈妈点赞,真的有些心酸,我家对面也住着一对近90岁的老夫妻,我先生总是通知并带着他们下楼做核酸检测,他们每天有老年食堂送饭到家,现在80岁以上老人好像有这样的服务,让他们问问社区居委?他们还要给我们菜,说我在医院,更需要营养,各小区政府不是已经发了几次物质了吗?  ——专家简医生

  开篇,引用我朋友圈里两位医生的对话。

  他们都是我深爱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老同事老朋友,所以,我知道他们都是“新上海人”,是在上海工作生活了N多年的上海的人,从他们的视角来评价“上海人”,我认为是最公正最客观的!

  上海人确实“大多隐忍”,“生怕给别人添麻烦”;

  上海人也真的懂得感恩,知道在接受别人恩惠的时候必须道一声:“谢谢侬!”

  “上海人民又没做错什么”,这里的“上海人民”包括所有的真正的祖籍是上海本土的上海人,更应该包括所有在上海这块土地上打拼的新上海人。

  我们没错!我们上海人民没错!

  图片说明:

  左一:业委会主任陈金凤

  左二:业委会副主任张平

  左三:志愿者小郑的妈妈今天是志愿者值班

  左二排依次为:志愿者楼组长周老师,志愿者秦王峥,张致捷

  左下排依次为:社工张逸潇和周老师,志愿者黄丽华

  左下角为:值班中的楼组长周老师在给小区清理杂草

  我们隐忍。

  我们感恩。

  “这是我爸爸,87岁啦,你看得出吗?”邻居指着正在爬楼的老父亲对我说,我喘着粗气,说不出话,只能让在楼梯一边伸出大拇指对老人的背影点赞,邻居转头用上海话对我说:“谢谢侬!谢谢侬!”

  因为我们住在“羊楼”,担心电梯感染的风险,羊楼里的邻居们几乎选择了上下楼做核酸。

  做核酸的也有由阿姨推着轮椅的老伯,拄着拐棍83岁的老党员邻居,还有妈妈抱在怀里的稚童……

  虽然我们都很担心在核酸检测中,存在着交叉感染的风险,因为无法解释我们羊楼在“足不出户”的第12天还转送了羊居民!但是只要是政府这么要求,我们还是隐忍着,扶老携幼到现场,下楼登高做核酸……

  在4月23日仅做抗原自测停了一次下楼做核酸之后,昨天(4月24日)社工张逸潇又@全体羊楼居民下楼做核酸。

  我突发奇想,下楼做核酸,何不穿上被我封箱入库的战袍“白大褂”呢?

  这样,我就不会被驱赶“做好核酸赶紧回家!”

  这样,我就可以用手机抓拍更多的镜头,记录更多历史的瞬间。

  果然奏效。

  在核酸检测现场,穿着白大褂的我举着手机,拍到了二宝的妈妈着急地扒开哭闹不愿意张嘴的二宝,大白先是站着,然后蹲着,终于在妈妈和二宝的配合下“捅”到了喉咙里的标本。

  “二宝乖,二宝最乖啦!大宝快哄哄二宝”我心疼地嘱咐紧跟着做好核酸的大宝。

  白大褂拉近了我和“大白”的距离。

  “请问您是上海哪家医院的?”

  “哦,不是上海的啊,连云港医院的啊,前几次小区检测核酸也遇到过你们连云港的呢!可惜她们看不到我写的感谢的话……”

  乘着大白做消毒的间隙,我“滔滔不绝”。

  然后,大白笑了,

  然后,大白告诉了我她的微信;

  然后,我加上大白的微信并标注:连云港护士;

  然后,获得并整理采访信息如下:

  我姓张,是护士。我们来了304人,是3月31日从江苏连云港来上海的,今天是在上海第24天,我们来自好几家医院。

  我们是赣榆区的,医院叫(名称): 海头镇龙河卫生院。

  我们按照上面的安排到小区给居民做核酸检测,采集标本,今天我是第一次到你们小区做核酸检测。

  你们小区很安静,居民很配合,有的小区很吵,有吵架的。

  图片说明:

  右上照片从左依次为:物业袁经理,社工张逸潇,业委会主任陈金凤在核酸检测现场。

  其余图片均为:大白小张在为居民做核酸。

  我心想,怪不得业委会陈金凤主任很自豪地说,大白说我们小区很好。

  回家后,我赶紧制作抖音,一共做了5个,第一个就发给大白小张,还发了专门拍摄她工作的一个短视频以及27张她的工作照。

  我想象着,等这位年青的大白活到我这把年纪,再看到这些的时候,一定能够再一次感受上海的人的感恩之情。

  我翻看了大白小张在朋友圈里支援上海抗疫的群英照片,但没有认出哪一位是她,不过被她说的话感动到了:

  我们在说累的时候,看看身后的志愿者们,他们还要辛苦,每天做完核酸,大家休息的时候,志愿者们还要给大家发放物资、消杀环境,还要承受来自居民的……

  祝我们都能在乱七八糟的生活中找到快乐!

  是啊,疫情的突发打了上海的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生活变得“乱七八糟”,

  心情变得“乱七八糟”!

  这二十多天来,我们上海的人努力在“乱七八糟”的生活中挣扎,找回我们的隐忍,找回我们的感恩。

  昨天小区居民第13次收到政府发放的大礼包,这给挣扎在“乱七八糟”生活中的我们增添了快乐,我喊话业委会主任多拍照记录历史,我用她和上午值班的楼组长周老师发来的照片,以拼图的方式记录着“乱七八糟”生活中的隐忍、奋斗和感恩!


  图片说明:

  我记录政府第13次发放的抗疫物资:战斗中的人儿 。

  在昨天核酸检测的现场,我还看到了那位87岁的邻居,我惊讶极了,因为在前天我才从他焦虑万分的女儿那知道老人的信息:

  老人罹患肝癌后射频消融治疗,

  转移肠癌手术后近日又发现肝脏异样!

  孝顺的女儿微信咨询我:

  “我就想问问他吃这个疤向药有用伐?”

  小区很多邻居误以为在医院工作的就都是医生,我会常常被问倒,哎!

  我曾经做过护士,但绝对不是医生哈!不过因为读过护理专业,又在医院工作N多年,还是知道邻居女儿咨询的这个“疤向药”应该是肿瘤的靶向治疗。

  我想让邻居女儿的孝心能够落到实处,

  也许我的牵线搭桥能够缓解她在非常时期的焦虑。

  我咨询了资深专家,把非常专业的选择转告她,

  我推荐了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专家郭跃武主任给她。

  我知道,郭主任长期从事肿瘤的普通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和内科综合诊治工作,在多学科整合治疗,尤其是恶性肿瘤和常见慢性疾病、心身疾病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我还知道,他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以及多个医学健康栏目的嘉宾主持和医学顾问;

  我记得那时候我还在上班,好几次有阿姨妈妈们找到办公室,询问如何找到“郭医生”?她们一定要拜见真人版的“郭医生”,因为她们是上海广播新闻中心著名健康节目《郭医生下午茶》的主持人郭医生的铁杆“粉丝”。

  蒙在鼓里一直不知自己病情已经87岁的晚期肿瘤患者,

  抗疫非常时期在老爸治疗上举棋不定孝顺的邻居女儿。

  选择“郭医生”,我觉得我这样的“导医”是最佳选择。

  正好4月25日下午郭跃武主任的专家门诊可以预约啦!

  专业的事情必须请专业的专家拿主意,

  针对患者拟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我喊话邻居女儿:

  快点找业委会陈金凤主任办理封控小区出门就诊手续哈!

  推荐专家介绍:

  郭跃武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1991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六年制全英班。同年任职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历任普通外科住院医师、肿瘤放射治疗科主治医师、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全科医学科主任。

  长期从事普通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和内科综合诊治工作,在多学科整合治疗,尤其是恶性肿瘤和常见慢性疾病、心身疾病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科诊断治疗。

  1996年起受聘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担任多个医学健康栏目的嘉宾主持和医学顾问,是上海广播新闻中心著名健康节目《郭医生下午茶》的主持人。

  专家门诊:

  每周一下午

  本文作者/顾海鹰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李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