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我国将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对于“三孩”政策的提出,原因也很简单:2020年我国新生人口仅有1200万,大幅低于预期,而在2019年我们还有1465万新生人口,在1990年甚至有2391万新生人口,生育率下降带来的是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对经济发展不利。三孩政策实施后,哪些年龄段的人群会成为生育三孩的主力?哪些地区可能“贡献”更多三孩?
谁会成为生育主力军?
从年龄阶段来讲,由于生三孩的基础是已生育二孩的人群,而在生育二孩的人群中,80后是主力人群。因此,如果生育三孩,80后将成为生育三孩的主力。
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80后是各地生育二孩的主力人群。比如新华网2018年12月报道,一项由青年报社《生活周刊》受上海市妇女儿童服务指导中心(巾帼园)委托进行的调查报告显示,二孩妈妈的主要群体为80后,且一半拥有本科学历;而夫妇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属性的双独家庭生育二孩的比例最高。“一个孩子太孤单”则是二孩家庭选择生育二孩的最主要原因,有75%的受访者选择,增加家庭乐趣(48%)和父母支持(34%)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从教育成本来看,对于那些比较富裕的人群,尤其是财富自由的人群来说不是问题 ,他们完全可以负担养育孩子的经济成本。再一个就是处于城镇以及乡村的人群,他们面临的生活成本要低得多,对他们而言,多生孩子改变家族命运的可能性更大。而中产阶层最担心自己阶层下滑,所以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更积极,更有意愿拼教育装备竞赛。这个群体是不敢多生孩子的。
所以未来生育三胎的主力军应该是比较富裕的阶层,以及城镇和乡村的人群。
生育三胎的最佳年龄?
从医学角度来说,无论一胎、二胎还是三胎,都是关乎女性健康的大事,优生优育也会直接影响孩子一辈子。“三孩”生育问题与生育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前二孩生育经历等息息相关,并不是想生身体条件马上就允许生,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更需要接受专业、科学的咨询指导和生殖健康管理。
一般来讲,最佳的受孕年龄,女性一般为24-30岁,男性为27-35岁。此时男女双方精力比较充沛,精子和卵子的质量比较好,有利于优生优育。建议女性35周岁之前生育,35周岁以后体内各方面激素水平会变化,一般不易受孕。其实男孩女孩都一样的,不要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如果已经35岁了,想要生三胎,只要身体各方面检查没有问题,是可以生三胎的。
2016年“二孩”正式放开后,国家出台了妊娠风险筛查和评估的政策,每一位孕妇都要进妊娠风险的筛查,按危重程度分出绿色、黄色、橙色、红色和紫色(传染病),根据不同颜色来进行相应的管理与干预,最大程度来保障孕产妇与婴儿健康。
对于有“三孩”生育计划的夫妻来说,除了本身的年龄问题,还要重视生育宝宝的时间间隔。女性妊娠和分娩需要恢复的时间。通常建议,如果女性顺产,上一胎生育半年之后就可以怀孕,如果上一胎为剖宫产,则建议生育间隔在1年半-2年左右。剖宫产生育间隔小于18个月或是大于五年,都会增加生育的风险。
“三孩”妈妈、二孩的心理健康需要更多关注
"全面三孩"政策之后三孩家庭将增多,三孩家庭幼儿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社会、家庭和幼儿自身均有重要意义。
父母要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在情绪上要理解孩子。父母在想要三胎之前,首先要心平气和地和孩子坐下来商量,表达自己想要三胎的态度。同时,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也参与到三胎的家庭规划和期待中,提升孩子是家庭重要成员的主人翁意识。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树立正确的角色定位、建立平等的相处规则。加强亲子关系建设,有利于整个家庭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更为重要的,“三孩”妈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一定要注重起来。分娩虽然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对产妇而言却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三胎妈妈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怀孕本身的辛苦、照顾孩子的辛劳以及职场的压力等,无论在怀孕中还是分娩后,都容易给孕产妇带来焦虑、不安、恐惧、抑郁的情绪问题,“三孩”妈妈的心理健康需要家庭提供更多支持。
本文整理/七 七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七 七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