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视界 >

来自“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巡讲”中的热门健康话题

2022-11-26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世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英文)联合主办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巡讲暨专家论坛”第15场活动在线上举行。

       2022年11月22日晚,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世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英文)联合主办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巡讲暨专家论坛”第15场活动在线上举行,论坛由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章如新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王洪田教授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房玉新主任共同担任执行主席,由编辑部方祎博士作本场会议主持。6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内容丰富精彩,从多个层面就新版变应性鼻炎(AR)诊疗指南中的“环境控制”进行了深入解读和研讨,为新版指南的推广及促进AR规范化预防和治疗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房玉新

  首先,由编辑部房玉新主任致辞。房主任对疫情期间指南巡讲暨论坛选择线上的形式开展表示赞扬和肯定,至今已经是第15场,本次专场主题是“AR的环境控制”,将针对新版AR诊疗指南中的环境控制问题进行深入的解读和研讨,希望本次活动对AR预防和治疗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上半场

  主旨发言

 
 章如新

  在上半场伊始,执行主席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章如新教授进行了“大气污染与AR及其环境控制”的主旨发言。2022年新版AR指南把环境控制放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章教授首先对AR发病的环境因素进行了详细介绍,对环境因素在AR防治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章教授指出,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过敏原和环境污染,近年来大气污染PM2.5、臭氧及其他污染物逐步引起了关注,人们对大气污染对AR发病的影响已不断提高了认识。在临床工作和患者宣教预防工作中,针对这一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中国新版AR指南已明确提出“防治结合、四位一体”的防治原则,而环境控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随后,章教授详细论述了近10年来我国在大气污染与AR及其环境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PM2.5及臭氧是引起AR发病的重要环境因素。章教授介绍了有关PM2.5作为主要环境污染物对AR发病的作用,并提出了AR环境控制的多种措施和方法,最后指出,AR的环境控制不仅要避免过敏原暴露,也要控制大气污染、隔绝接触PM2.5等污染物,减少过敏原及PM2.5等污染物的影响,从而推进多层次、全方位的环境控制。今后需要进一步拓宽环境控制措施和方法,深入开展流行病学及临床课题研究。

  圆桌讨论

  上半场的圆桌讨论部分依然由章如新教授主持,同时邀请了3位专家就3项议题与章如新教授进行讨论。

  议题一:中国北方环境污染对AR影响的环境控制


张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张媛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AR的发病模式和流行病学特点。中国目前有2.5亿的患病人群,近年来中国北方地区AR的发病率非常高,空气污染和花粉播散对其影响巨大。北京同仁医院张罗教授团队的研究表明,空气污染物能够增强花粉颗粒的生物利用度和致敏性,大气污染PM2.5对过敏原有增敏和协同作用,因此控制PM2.5对AR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张教授指出,中国北方草原地区花粉诱发的AR患病率约为全国平均AR患病率的2倍,这主要与当地的高浓度季节性花粉暴露有关,这是由当地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的。目前,张罗教授团队已经在全国24个城市建立了花粉监测网络,联合气象部门进行花粉浓度的实时播报,为花粉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同时还开展了花粉过敏的脱敏治疗,证实了黄花蒿制剂能够很好地改善花粉播散期患者的鼻部眼部过敏症状,这项新技术将带来广阔的应用前景。

  议题二:如何在生命早期进行环境控制

  
杨玉成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玉成教授论述了如何在生命早期进行环境控制及其重要性,根据最新AR指南提出了“全面的环境控制计划”,强调全面的环境控制是AR防治的一个重要措施。杨教授指出,在生命早期进行积极的环境控制措施,对成年后变应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生命早期建立的免疫耐受可使儿童及成年后的机体对环境产生适应,从而不发生过敏。杨教授提出以下措施:婴幼儿期及时添加多样化辅食;妊娠期孕妇饮食多样化;避免烟草影响;减少抗生素应用;提倡母乳喂养从而建立健康的肠道菌群。建立较为健康的体内外微生态环境是减少成人AR发病的重要措施,杨教授认为,如何在生命早期进行环境控制、帮助婴幼儿建立比较健全的免疫耐受机制、培养出健康的适应环境的儿童,是制订AR全面环境控制计划的重要环节,也是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议题三:AR与吸烟、城市生活方式的关系

  
徐睿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睿教授针对烟草、城市生活作为环境因素对AR的影响进行了论述。众所周知,烟草的烟雾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包含有毒化学物质、氧化剂、重金属以及致癌物质,然而对AR发病的作用大众关注不多。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吸烟与AR、变应性结膜炎和哮喘等疾病存在显著的关系,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都具有危害性,能够加重AR炎性反应,并可增加子代过敏倾向,也可改变气道微生物群,从而影响AR的发病和病程。AR在欧美国家被称为“后工业革命的流行病”,全球患病率也越来越高,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与AR的发生密切相关,食品添加剂和清洁剂的广泛使用、室内活动时间增多、与宠物的接触、肥胖、抗生素的使用、生活压力的增加、地毯的使用等,都被认为是AR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原因。

  下半场

  主旨发言

  在本次活动下半场,首先由执行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王洪田教授进行了“环境控制的重要性与具体方法”的主旨发言。


王洪田

  王洪田教授从一个患儿的典型病例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出发,引出了环境控制对AR防治的重要意义,指出临床工作中仍存在不查过敏原和仅仅用抗过敏药物治疗、而不介绍环境控制或采用脱敏治疗等情况,造成了AR“不好治”的现象,因此实施系统规范的AR诊断和治疗任重而道远。成人和儿童的AR新指南都指出了“防治结合、四位一体”的治疗方案和原则,并在首要位置对“环境控制”进行了详细分析。王洪田教授结合自己发表的专家笔谈指出,环境控制的目的是避免和减少过敏原,变被动治疗为主动预防,并解析了环境控制的四字经典方法——“避、忌、替、移”。其中“避”是避免接触可疑或已知的过敏原,“忌”是忌用一切可疑或已知的物品(食物及药物),“替”是以作用相似的食物药物替代,“移”是移居他处或移离过敏物质。我国的环境气候变化导致气传过敏原如花粉的增加,全球气温变暖和空气污染也增加了AR的患病率。中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内蒙古草原成为中国花粉过敏的重灾区,AR的环境控制应采用多种措施,花粉监测、植被调研、流行病学调查、基层医生培训及科普大讲堂对环境控制均有积极意义。王洪田教授还分别介绍了春季和夏秋季花粉症的预防,环境中尘螨、蟑螂、霉菌、宠物过敏的具体预防方法,以及食物过敏的避免和减敏方法。

  圆桌讨论

  接下来,王洪田教授主持了下半场的圆桌讨论,和3位专家一起就3项议题分别进行了讨论。

  议题一:花粉预报关注现状调查


朱丽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同课题组成员徐驰宇医师代朱丽教授介绍了该团队2020年科技部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课题组委托项目“关注花粉预报及参与AR治疗意愿”的全国多中心调查。结果发现,关注花粉预报有助于提高AR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花粉预报关注情况的相关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越大、家庭收入越高、AR相关知识了解越多的人群越容易关注花粉预报,而AR患者对花粉症的错误认知则会导致其不愿关注花粉预报,因此对患者进行AR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研究总结:AR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低;花粉预报在国内广泛开展,但尚未得到患者足够重视,因此需要重视患者教育;对于花粉预报和健康教育这方面工作,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应用前景广泛。

  议题二:中国西部地区花粉过敏的环境控制


张华


祝康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华教授介绍了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季节性AR患病率高于常年性AR,过敏原4~5月以柳树和杨树花粉为主,时间短、浓度高,7月份以后以蒿属花粉为主。对哈萨克族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AR过敏原以屋尘螨为主,与地毯的使用率高有关。由于过敏组分具有同源性,张教授还特别介绍了几种植物和食物存在交叉过敏的情况。

  随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祝康教授以陕西西北榆林地区为例,介绍了“从治沙到治蒿”制订环境控制的策略。祝教授还介绍了西安市花粉浓度播报工作,发现春季花粉浓度高,维持时间短,集中在3月底至4月初这一时间段,而气温会影响花粉季的持续时间。公众号花粉播报可指导患者在花粉季节前2周开始用药,对AR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议题三:云南特殊气候情况下的AR环境控制


余咏梅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余咏梅教授介绍了云南特殊气候情况下的AR环境控制。有“春城”美誉的昆明市的花粉播散具有多样、持续时间长、四季不明的特点,由于昆明“四季如春”,打破了花粉飘散的季节性特点。接下来,余教授分享了几个具体生动的典型病例,以花粉和宠物过敏为主,有针对性地举例说明如何进行相应的环境控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最后,余教授总结了花粉播散阻隔和鼻腔冲洗等具体的预防方法;对宠物过敏的AR患者,避免接触是最简便最有效的环境控制。

  活动最后,章如新教授和王洪田教授进行了总结,认为本次以AR环境控制为主题的巡讲,对促进临床工作者深刻领会新版AR指南及提高AR防治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巡讲的主旨发言与圆桌讨论的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以新的理念、新的认识和新的视角就AR的环境控制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深入剖析。两位执行主席建议,应继续对指南中“四位一体”防治措施的各个方面进行更多的巡讲,将我国的AR防治事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房玉新主任总结道,本次会议上各位专家踊跃发言,分享了众多宝贵经验,为AR环境控制注入了新的思考,为今后的AR防治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本活动得到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的支持。在此特别感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张媛教授主讲的“强生专题会”《鼻用糖皮质激素在空气污染诱发鼻炎中的应用》,为空气污染诱发的AR的临床治疗和鼻用激素的使用带来新的启示。

  本文作者/孙娜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李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