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视界 >

张进:在这里,医患关系是那么纯朴

2020-05-23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临港东院是上海市政府“5+3+1”项目,是改善郊区居民享有优质医疗资源的惠民实事。

  

  面临困难,

  我不止一次哭过,

  擦干眼泪,

  打起精神,

  继续往前走。

 滴水湖畔的期盼 

张进

  世界医疗网(上海)特邀通讯员顾海鹰报道     2012年10月26日,在上海的东南角,在临港的滴水湖畔,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开张运行,58岁的我,从六院总院大本营来到临港神经内科工作。

  从1971年10月跨进卫生行业,在医院工作了42年,见证了卫生行业的崛起和发展,42年的岁月,我已从一个不懂事的黄毛丫头成长为主任医师、专家,花甲之年的我还能够在临港继续奉献自己的光与热,我感到荣幸。

  临港东院是上海市政府“5+3+1”项目,是改善郊区居民享有优质医疗资源的惠民实事。

  每天早上,我赶乘医院6:30发出的通勤车,车程78公里,夜间紧张睡不好,还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生理节奏、生活习惯。有许多同仁由家属开车送来赶乘医院班车。

  记得冬至夜,我留守在临港。那天晚上天寒地冻,风雪交加,我没能赶乘上6点的申港1路公交车回到临港“宜浩佳园”的家,下一班车要半小时之后,当时马路上没有行人,也没有出租车,更没有霓虹灯,在昏暗的路灯下孤独的我有些无奈和害怕。

  我先生当天从市区来临港,特地再赶乘申港1路到车站来接我陪伴我。这样的过程,如果在上海市区是不可能发生的。有这样的过程,更能体会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能帮助我们度过难关。虽苦犹甜。

  来到临港工作,最大的感受是这里的病人病症复杂,合并器质性疾病多,病人主诉辞不达意;有许多病人小病拖,大病撑,造成身体严重的伤害,以至于病情危重,积重难返。辅助检查阳性率非常高。

  在这里,看到更多的是病程已到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难以救治成功。因为这里没有大医院,很多人患病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更谈不上预防为主。

  这里是缺医少药的,市政府在这里建立三甲医院是必需的,我们有被需要的感觉,更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任重而道远。

  我感觉到病人及家属很愿意找我沟通病情,不仅是抢救病人时,更多的是在某一项检查或某一决策时都希望找到我,如果我回市区,次日即使在门诊也会有人到门诊来找我;特别是面对70—80岁的老人,他们有些人没有文化,不会说普通话,也听不懂普通话,只会说当地话,我们戏说“双盲”,病情沟通存在困难,我能够用老百姓能听懂的语言沟通病情,告诉他们应该注意什么,他们也能向我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良好的沟通渠道,家住七宝的我被认为是本地人,说话能听懂,在“双盲”之间架起语言沟通的桥梁。

  一位91岁的脑梗死患者当时昏迷,合并高血压、心房颤动、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等多系统功能障碍,病情危重,告病危后家属要求放弃气管切开等创伤性抢救减少痛苦,并且要求根据当地风俗最后时刻要病死在家中。

  在医生的劝慰下坚持留院治疗,经医务人员及家属的积极救治,最后病人转危为安,好转出院。

  在这里,医患关系是那么纯朴,在这里,人与人之间是那么地信任!

  我很喜欢这里食堂的氛围,新鲜的蔬菜,不用担心太多的污染及过渡包装。特别是食堂的宣传:节约用水一点一滴,珍惜粮食一颗一粒;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非常符合我们这一代人的价值观,对青年人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

  我还喜欢临港东院的工作氛围,在这里年青人多,男性多,平均年龄35岁,大家很有激情,朝气蓬勃,敢想敢说。在这里我想的更多的是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先启后的责任感。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临床老医生,42年来耳闻目睹我的老师们是如何工作学习,为病人治病,几十年如一日工作在病人身边,守护病人,关爱病人,我要把关爱病人的好传统传授给年轻人。

  面临困难,我不止一次哭过,擦干眼泪,打起精神,继续往前走。我是一名长期从事临床一线的医生,更是一名党培养的人,从小就立志要党叫干啥就干好啥,定位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我记住了东院党委常务副书记程英升在动员大会上说的话:一个人要能吃苦、能吃亏,抱着积极的心态去体验各种事情,恪尽职责,甘于奉献,走好人生关键的这一步。

  (作者原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此文写于2013.1.24)

  老姿:那时候,张进主任在总院还开设着专家门诊,用手机记录了她认真接诊的情景……

  总院南大楼神经内科是张进主任曾经工作的地方

  东院留给张进主任难忘的记忆

  图片来自东院官网

  张进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摄影室拍摄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星    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