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医院HIS(Hospital InformationSystem)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构建进入医院信息系统网络时普遍遵循HL7(Health Level7)标准和IHE(Integration the Healthcare Enterprise)规范。HL7标准和IHE规范的不断完善逐步将PACS系统从单个设备的Mini PACS发展到科级PACS,再到目前广泛使用的FULL PACS系统,基本实现了医院内部PACS系统的数据共享。但在医院间特别是区域医疗模式下,PACS数据的共享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PACS系统数据云存储共享模式
人们对医学图像清晰度和准确度需求的不断提升为PACS系统功能拓展提供社会动力,“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PACS系统性能升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新一代PACS系统设计目标应主要集中在数据共享存储和数据开发利用两个方面。
当PACS系统的覆盖范围发展到FULL PACS阶段,PACS系统的数据存储必须采用网络存储模式,随着系统性能指标的不断提升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数据储存模式逐渐从以服务器为中心的直接附加存储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模式过渡到以数据为中心网络直接存储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模式。当医院信息化建设进入局域医疗卫生服务阶段时,DAS和NAS存储模式的数据存储、访问速度逐渐不能满足区域医疗数据共享的要求,考虑利用基于云存储技术、光纤通道技术的以网络为中心的存储网络SAN(Storage Area Network)来存储呈几何倍数增长的PACS图像数据,同时通过虚拟化、云存储和分布式计算技术构建区域医疗影像中心,真正实现区域医疗数据共享。
基于PACS系统图像的3D打印技术
以往PACS系统生成的图像主要用于临床诊断,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PACS系统逐步从辅助诊疗手段发展过渡到临床诊疗手段,在提升医疗行业技术水平的同时,更进一步促进PACS系统的性能提升。目前,吉林长春吉大二院骨科医院3D打印医学研发中心已成功完成多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有助于推动3D打印技术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全面应用。下一步,以PACS系统三维成像技术为模型蓝本的3D打印将在多个医学科室广泛开展,结合区域医学影像中心的建立,进一步将PACS系统应用效果不断深化。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