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搜索 > 内科 > 泌尿系统疾病 > 肾病综合征 >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2014-09-05   浏览量:  文章来源: 未知

核心提示:引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肾小球疾病主要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及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它们的病理及临床特征如下。

【临床表现】

引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肾小球疾病主要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及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它们的病理及临床特征如下。

(一)微小病变型肾病

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可见脂肪变性。免疫病理检查阴性。特征性改变和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为电镜下有广泛的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图5-4-1,图5-4-2)。

微小病变型肾病约占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80%~90%,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约10%~20%。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儿童高发,成人发病率降低,但60岁后发病率又呈现一小高峰。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仅15%左右患者伴有镜下血尿。

本病约30%~40%病例可能在发病后数月内自发缓解。90%病例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治疗两周左右开始利尿,尿蛋白可在数周内迅速减少至阴性,血清白蛋白逐渐恢复正常水平,最终可达临床完全缓解。但本病复发率高达60%,若反复发作或长期大量蛋白尿未得到控制,本病可能转变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进而转变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一般认为,成人的治疗缓解率和缓解后复发率均较儿童低。

(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光镜下可见病变呈局灶、节段分布,表现为受累节段的硬化(系膜基质增多、毛细血管闭塞、球囊粘连等),相应的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免疫荧光显示IgM和C3在肾小球受累节段呈团块状沉积。电镜下可见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基底膜塌陷,系膜基质增多,电子致密物沉积(彩图5-4-3)。

根据硬化部位及细胞增殖的特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可分为以下五种亚型:①经典型:硬化部位主要位于血管极周围的毛细血管袢;②塌陷型:外周毛细血管袢皱缩、塌陷,呈节段或球性分布,显著的足细胞增生肥大和空泡变性;③顶端型:硬化部位主要位于尿极;④细胞型:局灶性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同时可有足细胞增生、肥大和空泡变性;⑤非特殊型:无法归属上述亚型,硬化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常有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其中非特殊型最为常见,约占半数以上。

该病理类型约占我国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5%~10%。本病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为隐匿起病,部分病例可由微小病变型肾病转变而来。大量蛋白尿及肾病综合征为其主要临床特点(发生率可达50%~75%),约3/4患者伴有血尿,部分可见肉眼血尿。本病确诊时约半数患者有高血压,约30%有肾功能减退。

多数顶端型FSGS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预后良好。塌陷型治疗反应差,进展快,多于两年内进入终末期肾病。其余各型的预后介于两者之间。过去认为FSGS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很差,近年研究表明50%患者治疗有效,只是起效较慢,平均缓解期为4个月。肾病综合征能否缓解与预后密切相关,缓解者预后好,不缓解者6~10年超过半数进入终末期肾病。

(三)膜性肾病

光镜下可见肾小球弥漫性病变,早期仅于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见少量散在分布的嗜复红小颗粒(Masson染色);进而有钉突形成(嗜银染色),基底膜逐渐增厚。免疫病理显示IgG和C3细颗粒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电镜下早期可见GBM上皮侧有排列整齐的电子致密物,常伴有广泛足突融合。

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中老年。通常起病隐匿,约80%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约30%可伴有镜下血尿,一般无肉眼血尿。常在发病5~10年后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本病极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肾静脉血栓发生率可高达40%~50%。因此,膜性肾病患者如有突发性腰痛或肋腹痛,伴血尿、蛋白尿加重,肾功能受损,应怀疑肾静脉血栓形成。如有突发性胸痛,呼吸困难,应怀疑肺栓塞。

膜性肾病约占我国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20%。约有20%~35%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自发缓解。约60%~70%的早期膜性肾病患者(尚未出现钉突)经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后可达临床缓解。但随疾病逐渐进展,病理变化加重,疗效则较差。本病多呈缓慢进展,我国、日本和我国香港特区的研究显示,10年肾脏存活率为80%~90%,明显较西方国家预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