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专题 > 纪念秦氏针灸流派创始人秦亮甫教授逝世一周年 >
秦亮甫,江苏武进人,上海仁济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全国首批五百名名老中医专家称号获得者,上海市名老中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上海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荣誉委员,法国路易斯巴士德大学客座教授,获“依堡卡特”奖章,多次赴法讲学,编写中法双语书籍多部。1924年生于中医世家,受岐黄家学之熏陶,自幼随父学医,酷爱中医。他天资聪颖,熟读四书五经,推崇经典学说。父亲秦志成擅长治内外科杂病,以针、药结合为专长,看到其父行医疗疾,采用手段不拘一格,内外兼治,针药并施,每获良效,便暗下决心以精诚之大医为己任,解除病家痛苦。
自21岁起独立行医,70余年行医生涯中,他善于总结历代医家各派学说,博古融今,博采众长,衷中参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风格。
秦师用功甚勤,刻苦钻研,从未倦怠。每每孜孜苦诵至夤夜,汤剂、药性开口成诵,经典著作出口成章,各家医论、医案烂熟于胸,经方妙药运用自如,临床治验颇丰。
秦师衷中参西,倡辨病与辨证结合,与时俱进,不将中医和西医相互矛盾、相互排斥,而是互相为用,互相辅佐。在医学临证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理论,参考西医理论和检查手段,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使中医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所以秦师在临证施治中,既强调治病必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只有辨证准确,方能切中病机,直捣病所,克敌制胜。与此同时从不摒弃现代医学,一贯主张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指导临床,中西医应有机结合,将中医的宏观和西医的微观融会贯通,这样才能拓展思路,使祖国医学得到不断地开拓、创新与发展。
秦师临诊施治的原则是“一针、二灸、三用药”,临床擅长针药结合,强调“针灸药,医者缺一不可”。《素问•移精变气论》云“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中药与针灸虽有外治和内服的区别,但针药同源,殊途同归,皆旨在调和阴阳气血,扶正祛邪。秦师常说,只要辨证准确,在治法上要摒弃各种学科的隔阂之嫉,各种疗法的门户之说。合理应用针刺手法和药物性味,可达到相辅相成、相反相逆、寒热反激、补泻逆从的综合治疗作用,提高对疑难杂症的治疗效果。
秦师敬敏审慎,患者性命之所系,未尝大意丝毫,既以医者七旬,行成于思,业精于勤。
愚生海音承蒙厚爱,有幸借市人才培养之机,幸遇恩师。从师十余年,师者宅心仁厚,严于医术之所传,诚于慈心之所见,兼爱无私,慷慨待人。从师时日虽短犹长,所学于师者,有忠中参西之学问,有内外兼治之特色,有针药结合之经验;所习于师者,有幽怀若谷之谦卑,有学而不厌之勤勉,有悬壶济世之悲悯。师者,不舍仁术,更兼仁心,为人师表,何胜于此?
然岁月如梭,白驹过隙,今日恩师驾鹤,慨当以慷,长歌当哭,念去去,千里烟波。天道若有轮回,如幸之又幸,犹愿再遇秦师,续师生之情,表难谢之意。
鹤归华表三更月,万里西风一雁哀。
哀书谁托鸿雁去,流离浮步若乘风。
作者介绍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张狮驼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