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搜索 > 内科 > 风湿性疾病 > 类风湿关节炎 >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2014-09-06   浏览量:  文章来源: 未知

核心提示:【治疗】 目前 RA 不能根治,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达到临床缓解或疾病低活动度,临床缓解的定义是没有明显的炎症活动症状和体征。应按照早期、达标、个体化方案治疗原则,密切监测病情,减少致残。 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性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其中以药物治疗最为重要。 (一)一般性治疗 包括患者教育、休息、关节制动(急性期)、关节功能锻炼(恢复期)、

【治疗】

目前RA不能根治,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达到临床缓解或疾病低活动度,临床缓解的定义是没有明显的炎症活动症状和体征。应按照早期、达标、个体化方案治疗原则,密切监测病情,减少致残。

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性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其中以药物治疗最为重要。

(一)一般性治疗

包括患者教育、休息、关节制动(急性期)、关节功能锻炼(恢复期)、物理疗法等。卧床休息只适宜于急性期、发热以及内脏受累的患者。

(二)药物治疗

根据药物性能,治疗RA的常用药物分为五大类,即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植物药和生物制剂等。

1.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具镇痛抗炎作用,是改善关节炎症状的常用药,但不能控制病情(作用机制见总论),应与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同服。选择药物需注意胃肠道反应为主的副作用;应避免两种或两种以上NSAIDs同时服用,因其疗效不叠加,而不良反应增多;选择性COX-2抑制剂可以减少胃肠道的不良反应。NSAIDs可增加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因而应谨慎选择药物并以个体化为原则。

2.改变病情抗风湿药  该类药物较NSAIDs发挥作用慢,临床症状的明显改善大约需1~6个月,有改善和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RA一经确诊,都应早期使用DMARDs药物,药物的选择和应用的方案要根据患者病情活动性、严重性和进展而定,视病情可单用也可采用两种及以上DMARDs药物联合使用。甲氨蝶呤(MTX)应作为RA的首选用药,并将它作为联合治疗的基本药物。如MTX无效或不能耐受,可选其他DMARDs药物。各个DMARDs有其不同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在应用时需谨慎监测。现将本类药物中常用者详述如下:

(1)MTX:本药抑制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嘌呤合成受抑,同时具抗炎作用。每周7.5~20mg,以口服为主,亦可静注或肌注。4~6周起效,疗程至少半年。不良反应有肝损害、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口炎等,停药后多能恢复。

(2)来氟米特(leflunomide):主要抑制合成嘧啶的二氢乳清酸脱氢酶,使活化淋巴细胞的生长受抑。口服每日10~20mg,与MTX有协同作用,常联合使用。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肝损伤、骨髓抑制和脱发等。

(3)柳氮磺吡啶:剂量为每日2~3g,分2~3次服用,由小剂量开始,会减少不良反应,对磺胺过敏者禁用。

(4)羟氯喹和氯喹:前者每日0.2~0.4g,分两次服。后者每日0.25g,1次服。长期服用可出现视物盲点,眼底有"牛眼"样改变,因此每6~12个月宜作眼底检测,少数患者服用氯喹后出现心肌损害。

(5)其他DMARDs:①金制剂:分为注射及口服两种剂型。口服金制剂不良反应少,适于早期或轻型患者,现很少使用。②青霉胺:现已很少使用。③硫唑嘌呤:抑制细胞核酸的合成和功能。每日口服剂量为100mg,病情稳定后可改为50mg维持,服药期间需监测血象及肝、肾功能。④环孢素:每日剂量为3~5mg/kg,分1~2次口服。其突出的不良反应为血肌酐和血压上升,服药期间宜严密监测。

3.糖皮质激素  本药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迅速缓解关节肿痛症状和全身炎症,GC治疗RA的原则是小剂量、短疗程。使用GC必须同时应用DMARDs,低至中等剂量的GC与DMARDs药物联合应用在初始治疗阶段对控制病情有益,当临床条件允许时应尽快递减GC用量至停用。有系统症状如伴有心、肺、眼和神经系统等器官受累的重症患者,根据具体情况予以中到大量GC,症状控制后递减。部分患者可根据情况以每日10mg或低于10mg维持治疗。关节腔注射GC有利于减轻关节炎症状,但过频的关节腔穿刺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并可发生类固醇晶体性关节炎,一年内不宜超过3次。使用GC应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警惕感染、高血压,血糖增高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