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不孕不育 >

浙医二院:尿液里提取干细胞,有助于白内障诊治

2016-09-27   浏览量:  文章来源: 未知

核心提示:世界医疗网讯 国内外又一次将目光聚焦到了杭州。这次备受瞩目的是眼科领域的大聚会。这几天,王宁利、谢立信、赵堪兴、黎晓新、赵家良等全国各地的眼科大咖,受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候任主委、浙二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之邀,难得地齐聚在了西湖边。与会的还有来自美、日、韩的专家们,有的是上周刚参加完苏州全国眼科年会就马不停蹄赶来杭州。 这么多专家,都是

  世界医疗网讯   国内外又一次将目光聚焦到了杭州。这次备受瞩目的是眼科领域的大聚会。这几天,王宁利、谢立信、赵堪兴、黎晓新、赵家良等全国各地的眼科大咖,受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候任主委、浙二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之邀,难得地齐聚在了西湖边。与会的还有来自美、日、韩的专家们,有的是上周刚参加完苏州全国眼科年会就马不停蹄赶来杭州。

  这么多专家,都是为祝贺浙二眼科中心成立20周年而来。同时,他们也带来了国内外最前沿的资讯。飞秒激光、精准医疗、多焦点晶体……每个消息都令人欣喜。

  1、尿液中提取干细胞对付白内障 这将是一场革命

  过去二十年,姚克教授曾推动了国内白内障手术的五次技术革新。在会议现场,他也透露了团队的最新研究:已成功在尿液中提取干细胞,今后可有助于白内障诊治。

  对于干细胞(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全世界的专家都在卯足了劲做研究。眼科也不例外,尤其在白内障领域。

  姚克教授说,眼睛里的晶状体变浑浊,是白内障患者视力下降及致盲的首要原因。现在的治疗是通过手术去掉浑浊的晶状体,植入人工晶体。

  怎样让治疗更完美?一场革命正在发生:利用干细胞技术,让原本的晶状体“再生”。

  目前,眼科专家们正不断尝试提取人体自身的干细胞,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体外诱导,将其培育成新的晶状体,直径越大、越透明越好。

  之前,美国专家的技术最厉害,已经培育出了直径0.5mm的晶状体小体。

  不过这个记录被中国打破了。姚克教授团队已在尿液中成功提取干细胞,利用全新的体外“荷包蛋”技术,经过25天时间即诱导出了3mm的晶状体小体,而且小体非常透明。这不仅为将来个性化移植“再生”晶状体打下重要基础,也为白内障新药开发、药物筛选和疗效评估,提供了“检验”的新思路。

  姚克教授解释,利用患者的干细胞,也可以诱导出原有病变的晶状体,先在这上面进行药物试验,看看疗效。之后的治疗,将会更精准,更有针对性。

  这项研究的相关论文,已向国际顶尖学术期刊投稿。虽然论文还未正式发表,但美国专家已迫不及待找上门求合作。

  2、中美十大眼科中心强强对话

  最早,姚克教授是在苏州全国眼科年会上透露了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眼科年会的现场来了一万多名眼科医生(总数相当于全国1/3的眼科医生),中美两国排名前十的眼科中心史无前例地进行了强强对话。

  作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全国TOP10眼科中心之一的浙二眼科中心主任,同时也是浙江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的姚克教授,用英文介绍了中国的眼科发展,以及来自浙二眼科中心的研究。

  除了干细胞,姚克教授团队在先天性白内障的基础研究上也做了很多工作。在国际上确定的先天性白内障相关的突变基因中,有30个突变是姚克教授团队发现的,对其功能还进行了深入研究。

  姚克教授也是亚太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会副主席,国际眼科各类重要学术会议的嘉宾。他提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眼科的大部分技术已与国际同步,走出了一条引进、吸收、消化、创新,再到引领的发展轨迹。

  我们用数据说话

  目前,我国眼科界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科研文章数目上仅次于美国,特别是这几年在《自然》、《科学》、《柳叶刀》等有影响力的杂志和期刊上都有中国原创性的文章。

  “拿全飞秒激光来说,已占我们中心全年近视激光手术的60%。目前,我国已是全飞秒手术量最大、机器最多、论文最多、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全世界聚焦中国。”姚克教授说。

  关于眼科发展的话题,在浙二眼科中心成立20周年学术会议上引起了老中青三代眼科人的共鸣。

  孙朝晖主任医师在查房

  浙二眼科中心成立之初,仅仅只有11位医生、25张病床,是全院最小的科室。经过20年的发展,在白内障、眼底病、屈光手术、眼整形与眼眶病、青光眼、眼视光等专科上多点开花,工作人员增加到了380多位。

  美国最大眼科中心的门诊量一年是30万,而浙二眼科中心的年门诊量高达60万人次、各类手术突破5.5万例,成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眼科中心,是浙江省重要致盲眼病防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与浙江大学眼科研究所依托单位。

  它们让世界知道:眼科发展,杭州的声音很重要,中国的声音很重要。

  周末,他几乎都在飞机上来回

  缺一次门诊也要通知病人补上

  一个眼科中心的发展,与医者和团队的坚持与努力分不开。

  采访姚克教授时,他正在为第二天的手术做准备。几个学生偷偷说,“老师太忙了,政协的、农工民主党的、学校的、医学会的许多工作,他都要参与,每个周末几乎都是在飞机上来回”。

  即便这样,姚克教授一周两次门诊、两次手术,雷打不动。

  像之前,他去领亚太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会(APACRS)颁发的金奖、中国医师奖,回到医院后第一时间让护士通知患者,将门诊和手术全部补上。

  1997年,姚克教授创建了“浙江省盲人复明基金”及全国首家“汽车眼科医院”,工作再忙,他一直坚持亲自为基层贫困患者做手术。迄今为止,团队已累计为浙江、西藏、新疆、内蒙古、贵州、甘肃等地贫困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7200多例。本周一,汽车眼科医院又一次启程奔赴开化。马不停蹄地装机、筛选病人、进行手术,虽然很累,浙二眼科中心的医生们却说,“我们是不知疲倦的复明永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