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讯快报 > 行业动态 >

远离颤抖、僵硬,高质量地活好接下来的十年、二十年

2017-08-29   浏览量:  文章来源: 未知

核心提示:帕金森病在老年人中属常见病,平均发病年龄在60岁左右。

  帕金森病在老年人中属常见病,平均发病年龄在60岁左右。我国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的患病率为1.7%,结合我国人口基数,可见在老年人中此病很常见。帕金森病没有传染性,90%以上没有遗传性,此病在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法亦不同,需要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细水长流”,早期发现,正规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那么,有什么表现需要联想到帕金森病呢?

  第一个是“抖”。患者常说:“我的一只手经常抖动,越是放着不动越抖得厉害,干活拿东西的时候反倒不抖了。遇到陌生人或激动的时候也抖得厉害。”约70%的患者以“抖”为首发症状,多开始于一只手,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精神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典型表现为一只手像“搓丸样”、“数钱样”的抖动。这个表现比较容易引起重视,所以因为“抖”而开始就诊的患者较多见。专业术语叫“静止性震颤”。

  第二个是“慢”。早期患者会说:“我最近发现自己的右手(或左手)不听使唤,不如以前利落,写字不像以前那么漂亮了,打鸡蛋的时候觉得右手不好使,不如另一只手灵活。走路的时候觉得右腿(或左腿)发沉,似乎有点拖拉。”患者的运动幅度会减少,尤其是重复运动时。面部表情动作减少,一脸严肃的样子,称为“面具脸”。说话声音单调低沉、吐字欠清。写字可变慢变小,称为“小写征”。洗漱、穿衣和其他精细动作可变得笨拙、不灵活。行走的速度变慢,常脚后跟拖着地,手臂摆动幅度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小碎步,走路往前冲,想停而停不住。因为吞咽动作减少而经常流口水。夜间可出现翻身困难。专业术语叫“运动迟缓”。在疾病早期,患者常常将运动迟缓误认为是无力,且常因一侧肢体的酸胀无力而误诊为脑血管疾病或颈椎病。

  第三个是“僵”。患者典型的描述为“我的肢体发僵发硬”。医生活动患者肢体、颈部或躯干时可觉察有明显的阻力。专业术语叫“肌强直”。在疾病早期,有时肌强直不易察觉,此时可让患者主动活动一侧肢体,被动活动的患侧肢体肌张力会增加。

  其它的还有“跌”。帕金森病患者到中晚期因为对身体控制困难,不易保持身体平衡,稍不平整的路面即有可能跌倒。患者典型的描述为:“我很怕自己一个人走路,别人稍一碰我或路上有个小石子都能把我绊倒,最近我摔了好几次了,以至于我现在走路很小心。”专业术语叫“平衡障碍”。

  还可以有“凝”。患者典型的表述为:“从凳子上想站起来要起好几下;起身刚要走路时常要停顿几秒才能走得起来;有时候走着走着突然就迈不开步了,尤其是在转弯或是看见前面有东西挡着路的时候。”专业术语叫“冻结现象”。

  另外还有其它表现,如患者常有的描述为:“我感觉身体很疲乏,无力;睡眠差,经常睡不着;夜里起来小便好几次;大便费劲,好几天一次;情绪不好,总是高兴不起来;记性差,脑子反应慢。”这些叫“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诊断

  帕金森病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医生临床经验很重要。出现上述症状时,请及时至神经内科就诊。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做体格检查,并可能做头部CT或MRI等检查,排除其它可能的疾病。

帕金森病患者的照料

  患者的饮食无特殊要求。服用美多芭的患者用药应与进餐隔开,进餐前1小时或餐后1个半小时服药。这一点很重要哦!便秘的患者应多饮水、多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

  适当的运动对于患者的功能保持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太极拳对于患者的平衡功能有帮助。所以在疾病早期还能运动的时候,学会打太极拳,长期坚持,是给自己的一个重要保障。能动的时候一定要动,早期日常生活要自理,并坚持适当锻炼。生活自理时间坚持越久,生活质量越高,预期寿命越长。

  日常生活,家居家装,都要为帕金森病患者考虑。患者的水杯、碗需要防滑垫;晚期患者要用勺子、叉子进餐;衣服最好用拉链,少用纽扣;鞋子要防滑,不要穿拖鞋,而要穿有袢的鞋子;洗澡间用防滑垫,有让患者坐着洗澡的凳子;马桶边有帮助站起的防护栏。中晚期患者独立行走困难,可以推着轮椅助行。家具的摆放要调整,在患者经常活动的路径上,家具的间距要合理,减少急转弯,地面要平整,不要有地毯、杂物。患者走路时,不要与人交谈,因为行走中与人交谈,又要看着听者,就会转头,容易跌倒。防跌倒始终是要绷紧的一根弦。

帕金森病治疗

  帕金森病不会治疗“一个疗程”就好了,而是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终生治疗。

  用药原则:用药宜从小剂量开始,以较小剂量达到较满意疗效。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职业等因素采用最佳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时不仅要控制症状,也应尽量避免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并从长远角度出发尽量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较长期的控制。所谓:“细水长流,长期有效。”晚期帕金森病的治疗是个精细活,药物的一点点变化都可能改变疗效。

  帕金森病是慢慢加重的,需要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耐心治疗,建立长期稳定的医患关系。我们的目标是:经过细心的治疗,让患者高质量地活好接下来的十年、二十年,不影响预期寿命。

专家介绍: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牛富生

本科、硕士就读于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就读于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博士后工作3年;承担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国家“863”课题一项,发表SCI及国家核心期刊论文多篇。专业特长:脑血管病、眩晕、帕金森病、脱髓鞘疾病、痴呆、失眠、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神经科危重患者救治,神经科疑难杂症诊治,NICU管理。



网页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