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

“我好累啊!”——原来真是病

2020-08-06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你是不是经常感觉很累,即使充分休息后还是很累?你是不是常常感到腰酸腿疼、还有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世界医疗网(上海)特邀通讯员顾海鹰报道  当今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各方面的压力增大。加班、熬夜是经常的事情。于是身体逐渐出现亚健康状态,觉得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等,可是去医院做个全身体检却又无重大异常发现,那么你可能已经患上慢性疲劳综合征。
  一、什么样的人易患慢性疲劳综合征?
  根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坐班族是慢性疲劳综合征劳发作的重灾区。普遍发病年龄集中在31~50岁之间,以女性为多。另外,生活方式不健康者、生活及工作压力过大者都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高发人群。
  二、什么是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是一组以无力、疲劳、睡眠质量差、认知功能下降及一些躯体症状,如反复咽痒、肌肉痛、头痛、关节痛等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国际医学界公认,符合美国CDC关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持续或反复出现排除其他疾病或药物导致的原因不明的严重疲劳,且持续6个月以上;第二,患者需同时至少具备下列8项中的4项:1)短期记忆力减退或者注意力不能集中;2)咽痛;3)淋巴结痛;4)肌肉酸痛;5)不伴有红肿的关节疼痛;6)新发头痛;7)睡眠后精力不能恢复;8)体力或脑力劳动后连续24小时身体不适。
  三、中医怎么认识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属于中医“虚劳病”的范畴,临床上可根据其主要症状表现诊断为“不寐”、“健忘”、“腰痛”“眩晕”等。主要由于长期过度劳累、生活节律失常和社会环境影响,导致肝气郁结,心火偏亢,日久致脏腑功能衰减,脾肾之阴阳失衡。临床表现为:日间工作时精神不振、疲乏倦怠、头晕、头痛、耳鸣、注意力不能集中、颈项酸痛不适,全身乏力,甚至肌肉关节疼痛、低热;失眠、多梦,甚者彻夜不眠;舌质淡,舌体胖大,边有齿印,舌尖红,舌苔白腻,脉沉细。
  四、为什么会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
  到目前为止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中医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是由于人体阴阳不平衡、脏腑气血失调所致。通过研究古代及近代文献,其发病原因主要包括先天禀赋不足、情志影响、饮食不节、过劳。
  1、先天禀赋不足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人之精气与先天禀赋有关。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重要内在因素。
  2、情志影响
  七情过极则影响五脏气血阴阳而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明确提到各种情志过极所影响的不同脏腑:“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七情过度,伤及肝肾,则筋骨酸软无力、易于困倦或失眠烦躁;伤及心脾肺,则易出现倦怠乏力、肌肉松软、心神焕散、不寐等症状。
  3、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即饮食没有节制,或暴饮暴食,或偏食食少,或嗜食无度,或五味过极。偏食或食少,气血生化乏源,致气血衰少,五脏六腑功能低下,表现为语声低怯、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失眠多梦等症状。而与此相反者,嗜食之人尤其嗜食肥甘厚腻者,往往会阻碍气机运行,壅滞脾胃,水湿内蕴,出现身重易困、精神不振、嗜睡、行动迟缓等,或化生内热,致便秘、口舌生疮、情绪急躁。
  4、过劳
  过劳慢性疲劳综合征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过劳包括劳力过度、房劳过度和劳神过度。《素问宣明五气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五、如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目前西医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中医调理疗效显著。
  1、要预防和改善该疾病,应先从生活点滴入手:
  (1)饮食:疲劳人群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可暴饮暴食,也不可过于饥饿,平时应以清淡为主,宜进食易消化之食物,并可适当进食山楂、鸡内金助消化,山药、莲子、扁豆、芡实、薏米等药食两用之品以健脾益气;忌生冷不洁、难消化之物;忌食辛辣醇酒、荤腥油腻之品;少吃肉,多吃蔬菜水果。早餐一定要吃得有营养,中餐不可吃得过多,中餐过多会使人昏昏欲睡,而晚餐吃得过多则会影响睡眠。
  (2)运动:当身体出现疲劳的时候需要充分休息,但是也需要有适当的锻炼来帮助恢复精神。劳逸结合,注意锻炼身体,不要长时间窝在床上、宅在家里,坚持散步并适当练习如八段锦、太极拳养生术,增强正气。
  (3)起居: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尽量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调整心态,注意保持乐观向上及平缓心态,勿急躁易怒及忧思,保持好心情,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学会合理减压。
  2、艾灸、按摩和耳穴:除调整生活习惯外,还可自行使用针灸、敷贴疗法:
  (1)常用穴位介绍及定位
  主穴:百会、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等。
  百会: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
  中脘:位于前正中线上,剑突下与肚脐连线的中点
  下脘:位于腹正中线脐上2寸处,仰卧取穴,即腹白线上
  气海: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关元: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足三里:位于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
  阴陵泉: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
  三阴交: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2)操作方法
  ①艾灸:取百会、中脘一组,气海、关元一组,足三里、三阴交共三组进行悬灸,可选择性灸一组、三组交替使用,每个穴位灸10-15分钟。灸的时候艾条距离皮肤2-3厘米,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或可以选择灸筒灸,将灸盒放置在关元、气海穴处,点燃灸炷,调节施灸温度,待灸筒壁凉,表明施灸完毕,一般灸20-30分钟即可。
  ②按摩:以四肢头顶部的穴位为主,百会、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神门、太冲每穴各按50次。
  ③耳穴:可先用钝物如镊子等在耳朵上寻找压痛点,将黏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贴贴敷在压痛点处及心、皮质下、内分泌、肾上腺、脾、胃、肾、耳神门等穴位,每日用手按压5-8次,以疼痛可以忍受为度。
  (3)注意事项
  以上方法的选用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一般应每日进行一次,在特别疲劳时也可以随时按摩穴位进行缓解。艾灸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烫伤皮肤或点燃衣物,艾灸完后要保证完全熄灭艾条,防止艾条复燃发生火灾。
  3、药膳:慢性疲劳综合征在中医可分为脾肾阳虚、心脾气血两虚、肺卫气虚等证型。针对每种证型,除了施以方药和针灸、敷贴疗法外,药膳也是调理的好方法。
  (1)脾肾阳虚型
  主要表现: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肢软无力,腰膝冷痛,困倦嗜睡,懒言易汗,畏寒肢冷,食少便溏,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无力。食疗当以温补脾肾为主,
  可选用羊肉扶羸汤:精羊肉500g,党参30g,生黄芪30g,葱、生姜、川椒、食盐适量。将羊肉洗净,焯后剔骨切块,用砂锅装满水,将水烧开后加入党参、黄芪,煮2小时以上,至附片烂熟,再加入羊肉、葱、生姜、川椒,加入足量水,烧开后,用文火炖至羊肉熟烂,加适量食盐即成。佐餐食用,吃肉饮汤。
  (2)心脾气血两虚型
  主要表现:精神疲倦,四肢无力,心悸健忘,胸闷气短,懒言自汗,困倦多寐,多梦易醒,食欲不振,头晕头痛,身痛肢麻,面色不华,食少便溏,舌质淡,脉细弱。食疗当以健脾养血、宁心安神为主。
  可选用归脾炖黄鸡:生白术30g,党参30g,生黄芪30g,当归20g,炙甘草10g,茯神10g,远志10g,炒枣仁15g,木香10g,龙眼肉20g,生姜3片,红枣8枚,成年三黄鸡1只(重2kg以上)。将前12味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将洗净切块的鸡肉放入药汁中,小火炖煮,至鸡肉烂熟,取出,加适量佐料即可食用。
  (3)肺胃气虚型
  主要表现:神疲乏力,发热,微恶风寒,咽痒不适或略有疼痛,头痛,周身肌肉关节酸痛,淋巴结肿痛,苔薄或腻,脉浮或濡或缓,或濡数,重取无力,或伴有头脑昏沉,记忆力下降,醒后不解乏等。食疗当以健脾补肺,调和营卫为主。
  可选用益气扶正粥:生黄芪30g,党参20g,白芍10g,炙甘草10g,生姜3片,红枣12枚,粳米100g,白糖少许。将前6味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将粳米加入药汁中,小火熬煮,至米熟粥成,加入白糖,调匀既可。
  专家介绍:

  王兵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心脑血管病、慢性胃肠肝胆病、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肥胖);运用“扶正抗癌法”诊治恶性肿瘤,减轻放化疗副作用、预防复发和转移。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高级访问学者,上海"杏林新星人才培养"指导老师,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应诊时间:
  专家门诊:
  周一上午,周一下午,周二上午
  特需门诊:周四下午
  (以当日挂牌为准)

本文作者/张力 王兵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宜 宜